第79节

而徐徽则是越战越心惊,感觉继续下去也占不了什么便宜,反而还有败亡的可能,不免有了退却之意。</p>

却在这时,晏危楼突然开口:“徐大当家——哦,不对,或许该叫你大幽皇子殿下才对。你真正的姓氏应该是许而不是徐。我应该没记错吧?”</p>

“你怎么知——”</p>

徐徽心神一震,惊诧不已,一句话便脱口而出,下一刻便意识到不好。但他的动作也在那一瞬间稍稍慢了一瞬。</p>

咻!</p>

一抹流星逐月般的刀光骤然而至,趁他心神失守之时,恰在这一瞬骤然绽放。像是有一轮虚幻的圆月升腾而起,迷蒙而美丽的光辉照耀在他心上。</p>

——这美丽却蕴藏着致命的杀机。</p>

刀光一闪,半空之,两道原本激斗在一起的影子骤然分开,徐徽闷哼一声,身形急速向后飞去。</p>

晏危楼的身影紧随其后,像是一抹追逐而去的幻影,倏忽之间来到徐徽面前。晏危楼自袖伸出了另一只手。</p>

数道残影闪过,两人再次以掌相拼数记。浑厚的掌风扫荡着山壁,漫天碎石在四周滚落。</p>

砰!</p>

两道人影重重从半空坠落下来,身在下方的徐徽砰然坠地,晏危楼却紧随其后轻盈飘落,左手缚住对方双臂,右手顺势而下,那冰冷的刀锋便擦着徐辉的脖颈,直直插在了地上。</p>

铮——</p>

刀身不断弹动着,在徐徽脖颈处划出血线。</p>

晏危楼垂头俯视着地上的人。</p>

“——现在可以说了吗?”</p>

第75章 叹平生(9)</p>

时值深夜, 宽阔的山腹, 散发着异灵光的山石镶嵌在各处山壁上,柔和朦胧的光辉将这广阔空间照亮。</p>

彻底被晏危楼制服后,徐徽沉默了好一阵,这才哑声开口:“你先告诉我,你是怎么知道我身份的?是谁泄露了出去?”他眼角闪过一丝凶光。</p>

按理来说,知道他真正来历的只有手下从小培养的几名心腹, 但那几人要么在连山坞坐镇, 要么便被他私下派出去了。面前这人应当没有机会知道他的身份才对。徐徽心头着实不解。</p>

晏危楼笑了笑, 没有解释。</p>

事实上这只是他的一种猜测, 没有十足把握。起因在于进入这处山洞前, 他不经意之间看到的那块青石壁。那石壁上书写着“眠龙涧”三个字。</p>

那几个连山坞的土匪不识字, 但晏危楼却一眼就认了出来,这分明是至少八百年前,大幽皇朝尚在时, 所流行的一种字体。如今已经少有人用。而且那字迹也让他分外熟悉。</p>

刚才一路进来的过程,晏危楼仔细调动记忆, 总算是想起这字迹熟悉在哪里——这分明便与他还在盛京念书时,曾经在书院藏书阁看过的一本古籍孤本上的字体一模一样。</p>

若是晏危楼没记错, 藏书阁许多古籍都是当年大雍攻破大幽皇宫后获得的战利品, 他所看过的那份古籍,作者是大幽最后一位入道大宗师薛一拙。</p>

这位薛大宗师当年极有名气。据说他若是稳扎稳打一步步修行, 待得积累足够, 本有机会步入天人, 乃是八百年前天资最高的一批人之一。</p>

只不过他却主动放弃了机会,在守护大幽皇朝的最后一战强行破入半步天人,护送着末代太子破开百万大军封锁,不知所终。</p>

这位薛大宗师生前并不喜欢舞弄墨,唯一留下的那份古籍也不是什么神功秘法,就是一份年轻时游历天下的见闻日记而已。偏偏却恰好被晏危楼翻了出来,又恰好在这里看见了同样的字迹。</p>

这不得不说实在是一种冥冥的缘分。</p>

认出薛一拙的字迹,再联想到小叶村村民所说,这里许多人都是大幽遗民,晏危楼心便有些猜测。</p>

有了猜测自然处处留心,待到见到徐徽,交手一番后,晏危楼果然又从徐徽的招式里认出了《镇龙诀》的痕迹。</p>

别看这功法名字简单粗暴,但却是当年大幽皇室赫赫有名的绝学,一向只传嫡系,据说是开国太祖所创。</p>

哪怕徐徽如今使用的并非完全版,而是经过诸多删减与改造,但那种相似的行功路线和武技套路,只要细心观察,以晏危楼的眼力还是能发现端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