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

三秒过后,宿星寒终于反应过来,缓缓地眨了一下眼睛。</p>

他完全没想到晏危楼会做出这么幼稚的举动,以至于方才心头升起的些许情绪都在刹那间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只有一团在心头到处乱跳的柔软情绪。</p>

像是一群活泼的小人在心头载歌载舞,胡蹦乱跳。让人看着又好笑,又无奈,又情不自禁地弯起唇角,露出隐隐的温柔与纵容。</p>

不过,还没等反应过来的宿星寒张口说什么,晏危楼已经轻咳一声,倒打一耙:“明光你方才走神了,有听到我说的话吗?”</p>

他问得光明正大,义正辞严,仿佛自己刚才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唤醒神游天外的宿星寒,不掺杂任何个人趣味。</p>

“……?”宿星寒目光茫然地与之对视,心虚地垂下了眼睛。</p>

晏危楼摇了摇头,一副“真拿你没办法的样子”,重新说道:“……这里阴气、煞气、怨气及死气太重,应该就是传说的绝灵之地。”</p>

“古籍有载,所谓绝灵之地,往往诞生在战场、墓地,或是其他阴气死气重的地方,天地间的阴属性气体,会本能地排斥生机勃勃的灵气。在绝灵之地,非但吸收不到灵气,还很有可能受到阴气和怨气的干扰,时时刻刻都要谨守心神,否则,意志稍有松懈就会被外魔入侵,说不定一不小心就走火入魔了。”</p>

宿星寒这一回端正了态度,视线专注,认真聆听,还不忘说出自己的发现,作为补充:“还有,这附近的天地规则有些紊乱,不太适合修行者参悟。阿晏你要小心,这里对入道大宗师很危险。”</p>

天人者,已经有了初步解析少量大量规则,形成天人领域的能力,短时间里不那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p>

但入道大宗师还处于“上探天道,下求己道”的境界,随时随地都在感悟天道法则,圆满己身道意。要是一不小心被此处紊乱的天地规则影响,真好比在心湖泼上了一瓶墨水,整颗道种都要被污染,那就很难办了。</p>

听宿星寒这一提醒,晏危楼挑起眉:“是吗?我试试。”</p>

他放松心神,与天地交感,只是转瞬间,心湖便荡起一圈圈涟漪。</p>

在晏危楼的感应,天地间的大道法则像是不断翻涌的混浊海水,正在无休无止地激荡着,异的法则纹路便以杂乱无章的波动向四面八方散发。</p>

如此混乱的环境,若是有修行者试图在此静心感悟道意,心灵便会犹如置身荒郊野外、狂风骤雨,找不到丝毫遮风避雨之处,更是难以安定下来。</p>

时间久了,说不定非但不能定心凝神,还会心绪紊乱,躁动不安,从而导致道心乱象迭起,久而久之带来祸端。</p>

晏危楼尝试着放缓心神,意识彻底沉浸于心湖最深处,坐忘一切。</p>

顿时,心灵意象汹涌的狂风好似被分解成了一缕又一缕微风,倾盆交覆的暴雨在他的感知,也变成了一滴又一滴带有特殊韵律节奏的雨点。</p>

周围原本混乱无序的大道法则仿佛被人一笔一笔勾勒了下来,让人看清了每一笔下笔的轻重缓急、粗细浓淡。于是原本在狂风暴雨狼狈逃窜的人渐渐放慢了脚步,开始欣赏周遭的一切。</p>

“呼……”</p>

晏危楼轻轻吐出一口气,睁开眼睛。</p>

“确实。在这里修行的难度至少是外界的好几倍,的确要留心些。”</p>

少年眸光剔透分明,周身却蕴染着淡淡的道意,让那原本就如墨般漆黑的眸子看上去更深邃了三分。</p>

身为天地之灵,宿星寒对他身上的变化最为敏感,双眼微亮:“阿晏,你修行又有长进了?”</p>

晏危楼点点头:“这里的环境虽然恶劣,但也可以当作是磨练道意的好地方,若是能挺过考验,在此修行一日,恐怕抵得上外界半月之功了。”</p>

宿星寒也为他开心,唇角便勾起一抹小小的笑弧,化掉了眉宇间的冷淡:“这倒是因祸得福了。等离开那天,或许阿晏你便可道意圆满,直抵天人了。”</p>

晏危楼摇了摇头,哭笑不得:“你还真把这里当作是修炼圣地了啊!这对于其他人来说可是十死无生的绝地。”</p>

说归说,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正事。他们来这里可不是为了修炼,而是要进入天禁地,取回那份《补天诀》总纲。</p>

因此,弄清楚了这里的情况后,两人的目光便都不约而同地看向天禁地外的那层封印结界。</p>

那是一层虚幻朦胧,看着极为不真实的结界,像是阻挡在两人身前的一面水幕,异的阵法灵光化作涟漪在其上荡漾。上方的天空还有滚滚雷霆,银色闪电不时当空劈落,似乎就连天地也无法容忍此地的存在。</p>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收敛起周身的灵气波动,身形仿佛化作了清风,轻柔而飘渺地从一道又一道劈落的闪电穿过,缓缓靠近了结界。</p>

“铮——”</p>

一声仿佛金铁交击的清脆声音骤然间响起,晏危楼的手指刚刚试探性触碰上去,阵法灵光闪动,便有一道锋锐剑风从结界上飞出,像是一朵飞溅的火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