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第132章

大明武侯. 故筝 5450 字 3个月前

由于人着实不少,陆长亭也没记住什么人,他压抑住想要活动脖子肩背的冲动,乖乖在朱棣身边当根树桩子。</p>

行军打仗的人向来没什么拖泥带水的毛病,徐大有很快就说完了,然后询问朱棣的指示。</p>

“该如何便是如何,若有需要,我会告知徐千户的。”</p>

徐大有笑了笑,显然很是喜欢朱棣这样的作风。</p>

朱棣虽然在说话,但一边也用余光注意到了陆长亭,他看出了陆长亭的不自在,于是道:“各位都回去歇息吧。”</p>

徐大有点点头,组织其他人散去了。</p>

随后徐大有又给安排好了饭食和热水方才离去。</p>

这儿可没什么下人,也没什么小厨房。这饭食是伙头兵做的,盛上来的时候,也是由士兵端上来的。眼前没有了可人的小丫鬟,全都变成了五大三粗的臭男人,哦,这个臭,是真的臭。毕竟军营里,哪个身上没点儿汗臭味儿?何况是在这样的地方,水可并非什么泛滥之物。</p>

陆长亭的食欲实在打了个折扣。</p>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在马车上吃得太多了。</p>

待用过晚饭之后,他们匆匆洗了个澡,然后……陆长亭又沦落到了和朱棣共宿一处的境地。</p>

朱棣满面无奈:“没有那么多的住处,只能委屈长亭了。”</p>

从前住处充足的时候,也那么过来了……这个时候陆长亭自然不会矫情。他也知道朱棣此时满面无奈,实际上心底说不准已经笑开了。</p>

“没事。”陆长亭一边说着,一边和朱棣进了屋。</p>

屋子对于住惯宽敞房子的陆长亭来说,是有些小了,不过里面收拾得很干净,倒是没什么可挑剔的。</p>

两人喝了点儿水,然后便脱去外衫上床歇息了。</p>

其实这个卫所不可能不够住的,只不过燕王能有住单间的待遇,陆长亭就没有了。朱棣当然不舍他去与别人同住,所以一手拦下,还是让他和自己住了。</p>

陆长亭隐约也知道,他也就顺水推舟了。</p>

不是他拿乔了,而是住惯了好的地方,能有好的条件,自然就还是奔着好的条件了,没必要在这时候来为难自己。</p>

虽然是在全然陌生的地方,但这一夜陆长亭睡得还不错,朱棣也没有对他动手动脚。仿佛又回到了过去单纯只是兄弟情谊的时候那般……</p>

当然,这个错觉在醒来之后就被打破了。</p>

陆长亭没睁开眼的时候,便感觉朱棣伸手将他拦腰抱了起来,陆长亭的腰部很是敏感,他几乎是瞬间就睁了眼,然后挣扎着从朱棣怀中翻了下去。</p>

“我自己来就好了。”陆长亭不等朱棣走上前来,他便赶紧拿过衣裳穿好了。</p>

朱棣仿佛漫不经心地道:“看来若是每日如此,长亭都能按时早起了。”</p>

陆长亭:“……”</p>

陆长亭穿好衣裳后,两人坐在一起吃了早饭。</p>

早饭也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粗糙,不过一旦习惯了边塞风格之后,陆长亭倒是也觉得别有风味了。</p>

待吃完早饭后,朱棣道:“想去看烽火台吗?”</p>

陆长亭双眼一亮:“想!”</p>

哪里有烽火台?长城!</p>

长城之上修筑有各种城、关、隘口、敌台、烽火台、堡子等,它们和城墙一起组成了边塞一道坚固的防线。</p>

后世的长城,陆长亭是去过的。但那长城之上人山人海,与其说是去看长城的,倒不如说是去看人海的。此时能有机会见到几百年前未经损毁的,修缮最为完善的明长城,着实令人感觉到惊喜!</p>

陆长亭喝了两口水,便和朱棣一起出门了。</p>

那徐大有再度出现在了他们的跟前。</p>

徐大有皮肤黝黑,整个人就跟一块巨型碳一样。他的模样瞧上去有些好笑,但是当他穿着盔甲在身的时候,陆长亭却觉得有气势极了。</p>

陆长亭知道,应当是徐大有陪着他们往城墙边上去。</p>

等走出去之后,有士兵牵了几匹马过来。</p>

朱棣立时看向了陆长亭:“长亭可会骑马?”</p>

“当然会。”幸而他当初是学过的,不说有多么好,但要骑马走一圈儿,那是没问题的。</p>

旁边的士兵偷偷打量了陆长亭两眼,显然是不大相信的。</p>

陆长亭选了一匹较为劲瘦的马儿,太过健壮的并不适合他,他清楚自己的斤两,也没必要去逞能。脚下蹬住,然后纵身而起,翻过马背,落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半点停滞。陆长亭长得好,气质也好,这个动作由他做来,自然是说不出的赏心悦目,直叫旁边一群人都看呆了,暗暗嘀咕,这少年还是有点儿本事的……</p>

朱棣望着他挺直的脊背,淡淡一笑,跟着上了马。</p>

待所有人都上马之后,他们便朝着长城防线去了。</p>

他们一路狂奔而过,陆长亭渐渐倒是升起了点儿潇洒肆意的感觉。</p>

他很久都没有如此放肆过了……</p>

很快,他们离开了这片地方,然后来到了边城。</p>

陆长亭的视野之中隐隐涌现了一抹黄。</p>

那是远处的沙漠。</p>

陆长亭知道,在中国境内的蒙古沙化较为严重,相比之下草原便少了些。而俄罗斯境内的蒙古却是植被居多。</p>

“到了。”徐大有说道,哦不,他此时的嗓门儿大得更像是吼出来的。</p>

边塞易刮风,大风刮起来的时候,便只有将嗓门儿放大方才能确保所有人都听见,徐大有应该是都已经养成习惯了。</p>

陆长亭一行人下了马。</p>

然后陆长亭一抬头就能看见不远处的敌台。</p>

陆长亭的心跳有些快。</p>

几百年前的盛景啊!</p>

这时候长城还在修缮之中,但是这并不折损它的气势。</p>

陆长亭看着眼前的城墙,远处的敌台、堡子……顿时觉得自己仿佛见着了一条沉睡的巨龙,它蜿蜒着将大半个中国都护佑了起来。</p>

“走吧。”朱棣道。</p>

陆长亭点了点头,跟着他们一起往前走。</p>

很快,他们就攀上了城墙。</p>

城墙由砖石土造就而成,就是最普通的这些东西,却护住了王朝的延续。</p>

他们很快越爬越高,视野也就随之变得越加开阔了。</p>

当站在顶峰之上时,陆长亭缓缓吐出了胸口憋着的那口气,整个人都随之变得舒畅且豪迈了起来。他能看见蜿蜒的城墙,能看见高大巍峨的敌台,能看见远处绵延的黄沙和隐隐几点绿色。天地仿佛在他的眼底被连成了一线……</p>

这一幕太美了。</p>

是极为壮阔的美!</p>

陆长亭从前听过不少描写塞外风光的古时,但唯有当自己真正站在此处的时候,才能完完整整地领会到其中的壮丽奇景。</p>

朱棣指着那些蜿蜒的城墙,道:“墙体高低宽窄都随地形的险要形势而异,你看,那处山高地险,墙体便相对低窄;那处乃是平地要冲之处,墙体则高大宽阔。”</p>

陆长亭看得目不暇接。</p>

陆长亭近乎痴迷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而朱棣则是定定地看着陆长亭,眼底偶尔泄漏出几点痴迷之色。</p>

陆长亭爱极了眼前的景色,他又何尝不是爱极了眼前的陆长亭呢?</p>

徐大有根本不知道两人之间的那点儿暧昧,他也跟着指了指城墙,低声与朱棣说起了长城之上的军事布防。</p>

这是在朱棣职权范围内的,他当然能管,并且还得好好管。</p>

好半天,陆长亭才收回了目光,他恰好听见那徐大有说了个词……</p>

“火铳”。</p>

火铳?是了,元朝时就有火铳了。</p>

之前跟随在朱棣身边的时候,他可没见过火铳,一时间,陆长亭还有些手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