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第167章

大明武侯. 故筝 3668 字 3个月前

而此时又一道手谕到了燕王府,只不过这道手谕算不得太正式。这是太子朱标令人送来。其中是嘱咐朱棣将陆长亭也带上。</p>

陆长亭听了手谕的内容后,还不由暗自惊奇。</p>

朱标对他可算得上是“长情”了,这一关照……便是这样久过去了。就连这时候了,朱标竟然还想着他……</p>

陆长亭转头瞥了一眼朱棣,果不其然,他从朱棣的面上瞥见了一丝醋意。</p>

陆长亭觉得好笑,但他还是伸手拽了朱棣一下,然后手指灵活地钻入到了朱棣的掌心中,轻轻挠动了一下以作安抚。</p>

陆长亭记得,朱棣似乎格外喜欢这样亲昵的小动作。</p>

当然,陆长亭忽略了,这种小动作有时候往往也能撩起“火气”来。撩起来,却又没了后续,这还不如不安抚呢。</p>

朱棣此时就觉得有些难耐,而且他还得在这么多人跟前忍耐住,装出云淡风轻来。毕竟这里不比北平,在这王府里的人,与他都算不得怎么亲近,更别说与长亭了?若是看出点不对劲来,那便不是什么好事了。尤其眼前还站了个传手谕的太监……更不能让这等眼神毒辣的人看出不对劲来。</p>

而这边陆长亭也未立即收回手,他顺着抓住了朱棣的手腕,低声道:“四哥,我们现在便要进宫吗?”</p>

看起来,就是个分外单纯的无邪少年。</p>

那太监看了一眼陆长亭,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p>

毕竟人们对于长得好看且年纪小的人,总是怀有着莫大的好感和宽容的。</p>

这点倒是陆长亭占了便宜。</p>

朱棣点点头,反握住了陆长亭的手,看上去动作极其自然,任谁见了,也都只会觉得这是兄弟之间的亲密动作而已。</p>

那太监见了也没放在心上,忙随他们一同出了王府,然后上了马车往着皇宫的方向去了。</p>

因着早就来过皇宫的缘故,此时陆长亭连半点紧张的情绪都无。</p>

等进到皇宫之后,陆长亭和朱棣便被分开了。此次朱棣见洪武帝更为重要的乃是汇报白莲教之事。这等大事,当然陆长亭是没资格去的。</p>

一个小太监引着陆长亭往另一个方向去了。</p>

陆长亭对于皇宫地形的记忆非常深刻,所以走了没一会儿,他便认出来这是往太子的东宫去了……</p>

这是朱标特地吩咐下来的?</p>

不过若是没有朱标吩咐的话,他在皇宫中还真有些尴尬。可见朱标行事还是分外周到的。</p>

东宫极大,太监引着他进了处小殿在里头候着了。不多时还有宫女送来了点心茶水。</p>

陆长亭落座以后便也就安心等着了。朱标对他是没什么坏心思的,他自然能镇定自若。</p>

陆长亭捏了两块点心吃,刚吃完,就又见一个宫女捧了本书过来,宫女低声道:“太子早前吩咐过奴婢们,说是陆公子在殿中等候,定然会觉得无趣,便捧了这书来给公子解闷。”</p>

谁敢说在太子的宫殿中会无趣?谁都不敢说这话。不过朱标倒是自己先说了。</p>

陆长亭嘴角翘了翘,对这朱标的印象又好上了许多。</p>

他双手接过了那书,还道了谢,随后才重新坐了回去。</p>

陆长亭翻开书来,这一看便惊讶了。</p>

朱标可真舍得啊!</p>

这书里竟然还带了批注,而有些批注后还有私章留下。</p>

这是朱标自己用的书,并且上面的批注都来自于他亲笔所写。</p>

这书倒是适合陆长亭看。陆长亭又瞧了瞧上面的字迹,这应该是朱标早年的字,看上去还有些青稚气未脱。</p>

陆长亭一边暗自惊叹,也一边静下心逐字逐句地看了过去。可不是谁都有机会看到太子的手书的。之前他得了太子的笔记,还以为这是皇家给的最高荣誉了,没想到太子又玩了一出……</p>

因着这段时日总与读书写字打交道,陆长亭现在看书进入状态极快,领悟能力也有所提高。所以没一会儿,他便看了进去。</p>

殿外有个人影慢慢地近了。</p>

那人影的个头不高,身形也有些瘦。</p>

陆长亭根本没注意到他。</p>

还是殿外有人喊了一声:“殿下。”</p>

殿下?难不成朱标这样快便回来了?此时他应当还在和洪武帝一起,听朱棣说白莲教的事才是啊。</p>

陆长亭放下书,同时站起身看了过去。</p>

外头的人这时候也走了进来。</p>

那人抬腿,迈过门槛,快步走了上前来。</p>

这是个小少年啊,也就几岁的年纪,面容已经有隐隐长开的迹象了。瞧他那与朱标甚为肖似的面孔,陆长亭便立即猜到了对方的身份。</p>

这是当初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皇太子朱允炆。</p>

虽说这个小萝卜头日后会与朱棣为敌,但此时……陆长亭还是恭谨地道了一声:“殿下。”</p>

朱允炆露出了笑容来,看上去集了太子和太子妃于一体的温柔:“我还认得你。”</p>

这可是今个儿第二个人说这话了。</p>

陆长亭都想抬手摸摸自己的脸。</p>

我的脸那么好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