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不能封官?(二更)

邝埜无奈,只能跟着来了。

姜离一贯的和气起码她这么以为且尊老爱幼,对两位老臣悠然道“这有什么”

“向来宫中嫔妃,家中父兄多有因她们入宫得锦衣卫世袭官职的。”

比如孙太后,做贵妃的时候,宣德帝就封了其生父锦衣卫指挥使的虚衔,兄长也得了指挥佥事,甚至连亲近的族人,最低都得了个锦衣卫百户的官职。

此等例子比比皆是。

如今刘白雨的官位与他们等同,又不会占用锦衣卫内那稀少的编制,而是恩加官衔。所以

皇帝疑惑“妃嫔母家能靠她们得的官职,她们自己怎么当不得”

王直、邝埜啊这,虽然闻所未闻,但好像,有那么些道理啊。

姜离看着两人,主要是邝埜。

她说到这儿了,都察院还要上书劝谏吗

其实,姜离扪心自问,她真是个很懒得发火的人。因为脾气太好,姜离有时候都会怜爱自己。

甚至她的梦想就是做个大熊猫,来回溜达吃竹子、爬树、啃苹果、喝盆盆奶。

但,如果有人干扰她的精神状态,她也不介意变成一只八爪章鱼,同时发八只爪子的疯掀翻八方。

哦对了,还是蓝环章鱼。

不知道是不是多年当官的直接,邝埜几乎是凭直觉做出了判断“陛下言之有理。臣今日来面圣,是另有其事虽说未到年底补录官员的时日,但都察院近来御史多有缺如,臣特来请旨。”

言下之意我是来申请新员工的,不是来劝谏皇帝不能给妃嫔封锦衣卫官职的

姜离满意点头。

两位大人小心翼翼地来,一脸认命地走,高朝溪全程在旁。

此时对璚英说完结局“王老尚书很快送来了吏部的公文。”

两人闲话的过程中,书坊的字号匾额已经妥当挂好。身着便衣的东厂番子上前“两位大人,匾额已然安好。”他们已经惯了在外不称呼娘娘。

“若是大人们看过无误,我们再将红绸挂上。”还没有到正式开业的日子,匾额便是装上了,也要再取红绸覆盖,到了正日子再扯下来。

两人仰头看着匾额上的金字。

是于谦亲笔所提的朝英书坊四字。

其实这京城第一座私人书坊的名字,高朝溪是想从姜离的原本姓名中寻出字眼来命名。

姜离罢了,我的名字不太吉利,第一个书坊怎么能叫离。

至于她的姓氏,也不太合适。

如果用了,那就只能叫美女书坊了美女姜。

“就以你们的名字来定吧。”

而高朝溪和于璚英为了谁的字放在前面,还彼此很是谦让了一番。

还是姜离道不急,又不只开一家,才先定了朝英书坊这个名字。

毕竟在于璚英看来,此番禁绝缠足,还是淑妃能够劝动皇帝下旨的缘故。若皇帝不下旨,她便是写上

百万字的戒缠足文又有谁会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