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学术风暴

周硕抬手虚按,待掌声和欢呼声稍歇,脸上依旧带着那抹淡淡的微笑,继续说道:“当然,这两次机会,是给你们应对‘楼外的蒹葭’和‘傍晚的月亮’的。若是用来睡懒觉、打游戏,未免太过辜负。至于如何界定,全凭你们自己。我的课,更看重的是你们最终拿出的东西,而不是你们坐在教室里的时间。”

这话一出,台下不少学生眼睛更亮了。这种带着文人式的浪漫与通达的规矩,他们从未在其他老师那里听过,瞬间就觉得这位年轻的周教授,果然和那些一本正经的老学究不一样,有趣得多,也通透得多。

“好了,闲话到此为止。”周硕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和,却自然带上了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现在,我们正式上课。”

他没有翻开任何讲义或教材,只是背着手,在讲台上踱了两步,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充满好奇与期待的脸。

“我知道,在你们很多人看来,‘文献学’这三个字,约等于‘枯燥’、‘繁琐’,甚至‘无用’。无非就是辨辨古籍真伪,校校文字错漏,像是给故纸堆做清洁工,远不如诗词小说来得有趣动人。”

不少学生在底下默默点头,这确实是他们之前的想法。

“但今天,我想请你们换一个角度想。”周硕停下脚步,看向众人,“我们为何要研究文献?仅仅是为了知道一本书是真是假,一句话是对是错吗?”

他自问自答,声音清晰而富有穿透力:“不是。我们真正在做的,是透过文字,与千百年前的灵魂对话;是拨开时间的迷雾,试图触摸历史的真实体温。”

“每一部流传至今的古籍,无论真伪,都承载着它所处时代的信息、思想甚至谎言。辨伪存真,不是为了否定,而是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古人是如何思考、如何记录、乃至如何‘作伪’的——这本身,就是理解历史与人性的一个重要维度。”

他随手在黑板上写下了“《古文尚书》”四个字,转身问道:“有人知道这本书吗?”

台下有零星几个学生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