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话语逻辑清晰,将私欲与公义巧妙结合,这正是她和长孙玥经过深思熟虑后得出的最佳进言方式。
她们深知李唐的性格,纯粹的争宠或享乐之言,恐难入他耳。但若上升到王府的传承与稳定,他便会认真权衡。
李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他知道拓跋尼孜和长孙玥的“大度”并非全然无私,但其背后的深层考量,却与他的大局观不谋而合。
他轻抚着拓跋尼孜的发丝,语带赞许:“你俩的心思,本王又岂会不知?不过,你们所虑,确有道理。”
他沉吟片刻,继而笑道:
“每次都让你们三人分别带着通房丫头来分担火力,确非长久之计。本王亦不忍见你们每次欢好之后,都疲惫不堪,甚至影响日常事务。
选秀之事,可提上日程。但选妃标准,需由本王亲自拟定,且不仅限于美貌与家世。”
李唐的考量,远不止于满足个人生理需求。
他所需要的是能够理解并辅助王府千秋伟业的优秀女性。
她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体魄与资质,更要有开阔的视野、学习的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度。
在生育方面,拥有健康的基因和良好的体质,对于未来后代的培养至关重要。他未来的子嗣,将是承载他宏伟蓝图的继承者,必须从源头上确保其优秀性。
拓跋尼孜听到李唐应允,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她知道,李唐的“亲自拟定标准”,必然会与常人不同,甚至可能包含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条件,但这正是她和长孙玥所期望的。
她再次依偎进李唐怀里,轻声问道:
“王爷,那杨文菁和林昭君两女……她们天赋异禀,且对王爷忠心耿耿,是否该优先考虑,给予特殊照拂?”
提到杨文菁和林昭君,拓跋尼孜的心思更为复杂。
这两位少女,一个在理工学识上展现出惊人的天赋,一个在医药和自然科学领域有着独到见解。
她们显然是李唐准备着手亲自培养的种子,是未来王府后宫的核心成员。将她们纳入后宫,既是恩宠,也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绑定。
李唐的笑容愈发深邃,他轻轻拍了拍拓跋尼孜丰腴滑腻的臀部,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宠溺与深意: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