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诸葛村夫

秋高气爽,天朗气清。

金色的阳光如同融化的金箔,泼洒在京城郊外的万顷良田上,将大地染成一幅璀璨夺目的丰收长卷。

稻浪翻滚,金黄与翠绿交织,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大地深沉而满足的叹息。

“不错不错。”

看着遍地的金浪。

朱胜不由得笑了起来。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年,借着系统的力量,自己总算是让大明有些起色了。

最起码,是丰衣足食,国泰民安了。

无逸殿中的天下棋局固然紧要,但这脚下的土地、田间的收获,才是大明国本所系。

国泰民安,国运昌隆。

朱胜能够调动的力量也就更多。

“如此盛景,不知何时能够出现在汉州的土地上。”

诸葛亮恭敬的随行在侧。

不由得感慨说道。

秋收本就是户部管理的事情。

张居正政务繁忙。

秋收的具体事务自然也是落在了诸葛亮的身上。

此刻的诸葛亮一身素雅布袍,步履沉稳。

手中紧握着一卷刚刚由户部及各地快马汇总而来的秋收初步统计简册。

但他的目光却极少停留在竹简上,而是如同最精准的尺规,不断丈量、审视着眼前的一切。

每行至一处稻田,他都会倏然停下脚步,俯身轻轻托起一株沉甸甸的稻穗,那稻穗颗粒饱满,几欲压弯秸秆。

随后他便会用修长的手指捻开几粒谷壳,露出其中白玉般的米粒,放在鼻尖轻嗅,那阳光与泥土孕育出的扎实香气。

不知为何。

诸葛亮虽然是世家出身。

但是对于土地却格外亲切。

就好像他并非是诸葛家的天才公子,反像是一个躬耕了几十年的乡间老农,田间村夫。

而看着诸葛亮如此。

朱胜只是一味的憋笑。

“不愧是丞相,诸葛村夫吗?……。”

行过番薯地,诸葛亮的目光又被那“巨灵番薯”吸引。

只见农人们费力地从肥沃的黑土中挖出一个个巨大无比的块茎,堆积在一旁,俨然形成一座座赤褐色的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