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灯下的秋收宴:甜在舌尖,日子更甜

秋末的一场雨过后,思鱼乡的草莓棚里暖烘烘的,智能温控器显示着适宜的温度。林小丧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给刚结果的草莓套上防虫袋,指尖触到圆润的果实,心里软乎乎的。

“小丧姐,城里的订单又来了!”严浩翔举着手机跑进来,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订单信息,“这次要五百斤,说要发往邻市的超市!”

林小丧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让仓库先备货,下午让耀文哥他们送过去。”她现在管着合作社的种植部,从育苗到采摘都亲力亲为,连农科院的专家都夸她“把草莓种出了感情”。

大棚外,马嘉祺正指挥着工人安装新的滴灌设备。黑色的管道在田埂上蜿蜒,像给土地系上了营养带。“这设备能精准控制水量,”他笑着对林小丧说,“以后你就不用天天守着浇水了。”

林小丧看着他沾了泥的裤脚,想起刚认识时,他也是这样在地里忙活,只是那时的农具还是锄头和扁担,如今却换成了电脑和传感器。变化真大啊,她心里叹道,却又觉得一切都那么自然,就像种子发芽、果树结果,是日子该有的模样。

傍晚收工时,宋亚轩举着相机跑来,镜头对准了棚里的草莓:“我拍组照片给杂志社,他们说要做个‘乡村振兴’的专题,咱村是典型呢!”他蹲在地上,调整着角度,“小丧姐,你站在草莓丛里笑一个,就像当年在农展会上那样。”

林小丧有点不好意思,却还是依言站定。夕阳透过大棚的塑料膜照进来,给草莓镀上了层金边,也给她的发梢染上了暖光。宋亚轩按下快门,笑着说:“完美!这张肯定能上封面!”

晚饭时,大队部的食堂里格外热闹。猪八戒做了道“草莓酱排骨”,甜咸交织,吃得大家赞不绝口。孙悟空举着酒杯,非要跟马嘉祺碰一个:“想当年俺老孙护着唐僧取经,也没见这人间能变得这么红火!”

马嘉祺笑着和他碰杯,转头对林小丧说:“明年开春,咱们建个草莓深加工车间吧,做果酱、草莓干,让咱的果子走得更远。”

林小丧点点头,夹了块排骨放进嘴里。草莓的甜混着肉香,在舌尖散开,像极了这些年的日子——有过酸涩,却最终酿成了醇厚的甜。

窗外,夜色渐浓,合作社的仓库还亮着灯,工人在连夜打包草莓。远处的育苗棚里,新栽的幼苗在恒温下静静生长,等待着属于它们的春天。林小丧知道,思鱼乡的故事还远没结束,就像这一茬接一茬的草莓,总会在土地里扎根,在时光里结果,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甜,越来越有奔头。

夜里的草莓棚比白天更显温柔。智能温控器发出轻微的嗡鸣,像在哼一首摇篮曲,新安装的滴灌设备每隔半小时就会细细洒一次水,水珠落在叶片上,折射着棚顶透进来的月光,亮得像碎银。林小丧起夜时习惯性往棚里走了趟,借着手机电筒的光,看见那些套着防虫袋的草莓又鼓了些,袋口露出的小半截红得发亮,像藏在绿绒里的宝石。

“还没睡?”马嘉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拎着件厚外套,“夜里凉,别冻着。”他把外套披在她肩上,指尖碰到她颈后时,两人都顿了顿——外套上还带着他身上的烟火气,混着草莓的清香,让人心里发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