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叶格林他们讨论之后撤离计划的时候,帝国第二集团军已经在沃尔夫格勒西南面的扎利亚时刻登陆了。
这一次帝国军吸取了第一集团军的教训,没有一上来就安排进攻,而是固守在了城市周围等待其他几路援军的到达。
在扎里亚斯克城内,第二集团军司令克劳斯·法弗纳海军上将正在整理关于革命军的情报。
作为一位海军上将竟然能够统帅一路集团军,不用说也知道这一定是帝国政治斗争妥协之后的结果。
第二集团军总计12万人,大部分兵团都来自于邓肯里亚公国。
作为帝国海军背后最大的支持者之一,邓肯里亚大公对于陆军的建设一直不怎么上心。
这里派来的部队虽然都是公国内部的常备军,但是在武器装备的配置上却是要比第一集团军差了不少的。
邓肯里亚公国的部队一个师大概一万两千多人,这次一共来了8个海军步兵师,还剩两万多人是专业的后勤保障部队。
比起陆军那边,海军步兵师装备的重型武器就要少得多。
部队基本不装备重型火炮,师级作战单位里面没有专门的师属炮兵团,但是在旅级和团级单位里面却有着专门的炮兵营和炮兵连。
每个炮兵单位所配属的火炮数量都相对较少,而且也都是相对较轻部署更为方便的山炮。
但是步兵团所配属的炮兵连不是传统编制里的一个,而是两个。
作为邓肯里亚公国的地面部队,海军步兵师的机械化程度极低,骡马化程度很高。
虽然经常被人调侃成驴子上的部队,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海军步兵师在复杂地形上作战能力可能要比帝国正经的军团要强很多。
更何况,克劳斯海军上将这次可不只是带来了12万人的步兵,他还带来了一整支舰队!
前线准备过来炮轰沃尔夫格勒的伯国海军由于地面部队的失联一直停靠在扎里亚斯克的港口里等待命令。
而伯国由于宫廷斗争的缘故也并没有及时地给他们下达撤退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