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外人以讹传讹的虚名罢了,本副将不过一寻常武将。”陈杨舟从容抱拳,“不知阁下所言传唤之事,可有圣旨为证?”
“自然是有。”赵擎冷哼一声,朝左上方虚虚一拱,姿态倨傲,“陛下圣明,早已预见边关或将生变,故特谕传令各境关隘:若遇白马将军林昭,立召返京,不得有误——免得有些人,仗着天高皇帝远,就生了别的心思。”
陈杨舟听出他话中讥讽,眉头不由一紧,却仍按下情绪,继续追问:“京中可另有旨意或消息?”
他们一行人刚返回大夏,对局势一无所知,更无法与孙蟒等旧部取得联络,此刻最需情报。
“到了京师,你自然清楚。”赵擎明显不愿多说,眼中的轻视却更浓。
在他眼中,这人不过是个贪生怕死、徒有虚名之辈——
若此人早日挺身而出,雄关数万百姓又怎么会遭遇屠城一难?此人背负如此多条性命,竟还能如此平静,毫无愧色,实在可恨!
“本副将可否携几名亲兵随行?”陈杨舟接着问道。
赵擎本想一口回绝,但迎上她身后那些士兵隐带杀气的目光,到嘴边的“不可”转了个弯:“准你带两人。”
“好,请容本副将与部下稍作安排。”陈杨舟拱手道。
赵擎略一颔首,心中却泛起一丝说不清的异样。
陈杨舟转身,向着谢执烽等人所在的方向走去。
她步履沉稳,心中却已闪过万千思绪。
冥冥之中她感到,这或许正是她绝境中的一线生机……
尚未走近,原本或坐或立的士兵们便围拢过来,一张张脸上写满了紧张与焦灼,目光齐齐聚焦在她身上。
“头儿,别去,太危险了!”
“说得对!这明眼人都能看出是要押您去北渊请罪!”
众人急得不行,七嘴八舌间尽是劝阻与担忧。
陈杨舟停下脚步,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熟悉而焦急的面孔,随即抬起手,虚空中向下一压。
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嘈杂声却瞬间低了下去。
“怎么,”她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就这么信不过你们头儿?你们头儿吉人自有天相,跟以前一样,不会有事的,放一百个心。”
语气沉稳,甚至带着一丝令人安定的淡淡笑意。
士兵们听到这话,仍是担心不已,纷纷就要开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放心,我自有分寸。”陈杨舟继续说道,“先散开些,我有要事需与谢执烽他们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