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燕京以北运动的昭军,也不完全是摆设,只充当迷惑敌人的角色,而是被赋予了策应先锋大将,随机应变的职责。
第一要义,自然是更多牵制金国兵马,使其不能全力回援。
其次就是一旦金国大军撤退太多,导致中京道防守力量不足,那么他们就会变佯攻为主攻,目标是中京大定府和上京临潢府。
统军大将,自是中军都督府都督卢俊义。
五军都督府之中,中军都督府河右军都督府是联合灭掉高丽,打疼了金军,显然功劳不够分。
其余三军都督府,都是独自完成了灭国之战。
所以这次全面征讨金国,主力自然安排了中军都督府河右军都督府,也就是卢俊义部和史文恭部。
其余三军,先打配合,协助二将。
但目标却不在金国,而在更北、更西的地方。
林冲要赶在金国灭亡之前,先擒了耶律延禧,以其招降蒙古诸部。
这件事,离不开得力情报人员的运作。
如今宋国已亡,南方已定,情报重心,全面北移。
在南方传递消息和打探情报的戴宗、燕青、时迁、马灵、朱富、乐和等人,除朱富继续在开封经营酒楼外,其余众人全部折返燕京。
深入北方打探情报,十分凶险,也要不了那么多人。
林冲经过一番考量,最终将任务派遣给了石秀、时迁、戴宗、马灵四人。
燕青和乐和进入吏部,燕青担任吏部侍郎一职,乐和为礼部郎中。
石秀四人领绣衣卫指挥同知之职,从二品大员。
这是林冲特意拔高绣衣卫地位的缘故,否则他们算是从三品官衔。
四人的任务,是深入草原,打探蒙古诸部的情况,寻机捕获耶律延禧,然后向西,打探西州回鹘、黄头回纥、割禄、黑汗甚至是吐蕃诸部(国)消息,为昭国下一步用兵提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