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冷声质问。

“回老将军,小的是奉 **之命,将黄公子的亲笔信交给您。”

管家取出信件,双手奉上。

“叙儿的信?他不是在长沙吗?月英怎会有他的手书?”

黄忠神情惊疑,心中隐约不安。

迟疑片刻,他还是接过信,拆开细看。

果然是儿子的笔迹。

越往下读,黄忠的神色从怀疑转为震惊,又从震惊化作狂喜。

“曹树......治好了叙儿的病?”

“这绝无可能!”

“连张仲景神医都无能为力,曹树一介武夫,怎会有如此手段?”

他激动难抑,难以相信。

“老将军有所不知,我们家姑爷非同凡人,按 **的话说,乃是世间罕见的奇才。黄公子的病,确实被他医好了。”

管家提起曹树,满脸自豪。

黄忠目光闪烁,盯着信纸沉默良久。

“莫非......叙儿是被曹树胁迫,才写下这封信?”

他突然心生怀疑。

但转念一想,儿子绝非懦弱之人,断不会屈服于威胁写劝降书。

“如此说来,这信是叙儿自愿所写,他的病......也真被曹树治好了!”

黄忠一番思量,再无怀疑。

“**还交代,姑爷医好黄公子是恩情。”

“老将军若明事理,知恩图报,就该归顺姑爷。否则......姑爷定会让您领教他的手段。”

——————

"届时黄公子性命难保,纵使我们也护不住他。"

管家转述了黄月英的警示。

小主,

黄忠面色骤变,陷入沉吟。

"刘家待我无恩,反要逼我违背本心,行此诈降苟且之事。"

"那位曹将军治愈我独子,于黄某有再造之恩,不如就此归顺!"

思忖良久,老将军眼中闪过决断。

"传我将令!"

他猛然拍案而起:"即刻集结长沙兵马,随老夫开城投奔平南将军!"

......

樊城县衙。

"孔明,此时黄老将军的诈降信应已送达曹树手中。只要贼子中计,我军便可扭转战局,将其逐出荆州!"

"待功成之日,我定当向父亲举荐贤弟入仕。"

刘琦意气风发,已然许下承诺。

诸葛亮轻摇羽扇:"亮所为者,不过荆襄百姓。事毕自当重返隆中,耕读山林。"

"淡泊明志,真乃卧龙风范!"

刘琦不禁赞叹。

突然侍卫踉跄闯入:"禀公子!黄忠率五千长沙军叛投曹营!"

刘琦瞬间面如土色。

诸葛亮指间羽扇骤然停滞。

——————

"胡说!再报一遍!"

刘琦揪住侍卫衣领嘶吼。

"黄将军已降曹贼,如今军中大乱,都说樊城必失......"

侍卫话音未落,刘琦踉跄栽倒。

"为何如此?"

"文聘兵败被俘尚有缘由,可黄忠他......"

刘琦难以置信地低语:"黄忠居然主动投靠了曹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面色苍白,双手不自觉地颤抖着。

诸葛亮咬紧牙关,手中羽扇几乎要被捏碎,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

"我明明让他假装投降,为何当真投敌?"

"那个暴君究竟使了什么手段,能让黄忠一夜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