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我去听“先进经验”

校团委办公室的电话接通时,林枫的声音平静而沉稳,他以学生会学术部的名义,为青州大学“社会治理模式观察”课题申请一个旁听名额。

理由无懈可击——当代大学生应当积极了解基层创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电话那头,负责的老师对这种“积极上进”的学生请求十分赞许,当即批准了一个“学生观察员”的入场资格。

赵子轩的名字,就这样被顺理成章地递了上去。

夜色笼罩着校园,陈默的工作室里却亮如白昼。

烙铁的白烟和数据线的幽光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松香和电路板的混合气味。

他手指翻飞,将一枚比指甲盖还小的高保真拾音器嵌入了青州大学纪念徽章的背面凹槽,用一小片黑色吸音棉做了最后的固定。

一根细如发丝的耳机线被巧妙地缝入一件白衬衫的内侧,顺着衣领的走线一直延伸到袖口,外观上看不出任何破绽。

“麦克风收音范围五米,足够清晰录下主席台的声音。”陈默将成品递给林枫,眼中闪烁着一丝属于技术宅的骄傲。

与此同时,张野正费力地将一张印有“青州大学大学生新闻实践项目”字样的磁性贴纸吸附在一辆租来的白色面包车车门上。

他调整了好几次角度,确保它看起来像是官方用车,然后将车停在了交流会会场侧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这里既能观察到主入口,又不容易引起注意。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主角登场。

赵子轩站在宿舍的穿衣镜前,一遍又一遍地整理着白衬衫的领口。

他穿上了自己最正式的一条西裤,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甚至还对着镜子练习一种谦逊而又好奇的微笑。

这副乖学生的模样让他自己都感到陌生,他扯了扯嘴角,低声自嘲:“今天,我要当个好孩子。”镜中的青年,眼神深处却藏着一团即将引爆的火焰。

交流会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

退休后依然精神矍铄的“守望联盟”李会长站在主席台前,他洪亮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回荡在整个会场。

他身后巨大的LED屏幕上,正滚动播放着名为“守望联盟社区成果展”的PPT。

一张张照片触目惊心: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因举报邻居深夜制造噪音,抱着联盟奖励的一台崭新电饭煲笑得合不拢嘴;一个背着新书包的小男孩,对着镜头骄傲地挺起胸膛,照片下的文字说明是他举报了父亲偷偷在家里抽烟。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用实践证明,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成功激活了社区的每一个神经末梢!”李会长挥舞着手臂,激情澎湃,“我们实现了‘人人都是管理员,户户都是安全哨’的伟大构想!”

话音刚落,台下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前排几位身穿制服的街道干部带头鼓掌,脸上的赞许仿佛在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赵子轩混在后排的学生观察员区域,他像其他与会者一样低头做着笔记,姿态无比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