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退出甘露殿后,小太监将其引路走出皇宫,谁知回去的路上却碰见了意想不到的人,中书令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见到王珪也是一愣,他没想到王珪回来这么早,于是笑着过去打了招呼。
“叔玠,恭喜调回长安,当今陛下真是慧眼识英才啊。”
谁知王珪充耳不闻,只淡淡瞥了一眼宇文士及,便离开了。
宇文士及恼羞成怒,却顾忌身在皇宫,才强憋着火气。
宇文士及进宫也没什么事,主要就是过来嘘寒问暖,劝李世民要爱惜身体,算是十足的佞臣,他的中书令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个。
说白了,李世民把他放身边,一是因为玄武门之时,宇文士及是自己坚定的拥护者。二是因为他说话好听,毕竟皇帝也是人,虚荣心这一块得满足吧。
朝廷上下都知道,宇文士及的能力是不足以当这个尚书令的,所以那些御史有事没事就参一本,尤其是以魏征为首。
心情不好了参一本,阴天下雨参一本,讲话大声参一本,着装不得体参一本,哪怕在宫内走路不够标准,被魏征看到了都要喷一顿。
所以整个长安城谁最希望魏征赶紧滚蛋,宇文士及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但是宇文士及这个人又很有眼光,主要是他站队从来没错过。
先是隋朝时期就投奔李渊,后来找机会又投到李世民麾下,当时的李世民只是秦王,还不是天策上将。
玄武门以后宇文士及便一路高升,可以说论能力他确实不如他哥哥‘弑君者’宇文化及,但是论投机整个旧关陇贵族也只能望其项背。
至于佞臣不佞臣的,宇文士及自己也无所谓,反正现在也官至中书令,佞臣就佞臣,起码他现在只要不惹事,肯定能善终了。
……
王珪本来在京城只有一个小宅子,一家人住着略显拥挤。
太原王氏族人听说王珪被调回长安,出任谏议大夫,便马不停蹄的派人送来地契,是位于崇仁坊的一座三进府邸。
崇仁坊紧邻皇城,每天上朝最方便不说,住在这的还都是非富即贵。
太原王氏也有意修复与王珪之间的关系,那么王珪与太原王氏的关系是怎么破裂的呢?
王珪的叔父在隋朝时期参与谋划叛乱,王珪也被牵连,被迫在山里隐居十余年,期间太原王氏直接漠视王珪,族内长老更是有心将王珪剃出族谱。
后来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你对我爱搭不理,现在你对我高攀不起的爽文剧情。
再后来随着王珪年纪上来,也渐渐看开了。并且当年那批人老死的老死,病死的病死,之后不久太原王氏的现任家主便主动过来示好,王珪也顺着台阶下来了。
被贬嶲州城时,现在王玉瑱住在嶲州城的宅子,就是太原王氏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