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李艺谋反

深夜,太极宫浸在一片沉寂的墨色里,唯有皇帝寝宫立政殿的窗棂,还透出几点烛火,与天边孤冷的寒星遥相对望。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方才歇下不久,殿外值夜的内侍也抱着拂尘,在暖阁边打着瞌睡。

突然——

“哒哒哒——哒哒哒哒!!”

一阵极其突兀、迅疾如暴雨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疯狂地撞击着皇城御道的静寂,紧接着便是玄武门方向传来的隐隐呵斥与验看符契的急促人声。

这声音如利刃般划破了宫夜的宁静。

李世民几乎是瞬间睁开了眼睛,那眼神里没有丝毫刚醒的迷蒙,只有鹰隼般的锐利和警觉。他侧耳倾听,马蹄声在宫门外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串沉重、慌乱、直奔立政殿而来的脚步声。

“陛下!陛下!”殿外,内侍监惶恐的声音隔着门急切响起:“玄武门守将急报!有泾州来的红翎信使,持八百里加急军报叩阙!”

“红翎急使?”长孙皇后也已起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她迅速取过外袍为李世民披上。

红翎,代表着最高级别的边关军情,非亡国失地、大军覆没或藩镇谋反此等惊天动地之事,绝不可用。

李世民面色沉静,只道:“点灯,传!”

殿内烛火霎时通明。他大步走入外间,刚坐定,一名风尘仆仆、甲胄上结满寒霜的军士便连滚带爬地扑进殿内,几乎是摔倒在地,双手高高擎着一枚沾满泥污的铜管,声音因极度疲惫和恐惧而嘶哑变形:

“陛下!祸事!燕郡王李艺据泾州反了!!”

“什么?!”纵然是李世民,闻此言瞳孔也是猛地一缩。他一把夺过铜管,捏碎蜡封,抽出其中的绢帛急报,目光如电扫过。

绢帛上字迹仓促,却如一道道惊雷劈下:

“……李艺诈称奉密诏入朝,猝然发难,囚禁朝廷官吏,已窃据泾州城!拥兵数万,打出清君侧旗号,泾州以西,道路断绝!……”

殿内空气仿佛凝固了。烛火跳动,将李世民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映在墙壁上,犹如一头被惊扰的蛰龙。

他握着军报的手背青筋微微凸起,但脸色却在一瞬间的震惊后恢复了可怕的平静,只有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中,寒光凛冽,杀机四溢。

“好一个李艺……好一个‘清君侧’!”他声音低沉,却蕴含着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