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临近元日,长安城早已一派热闹气象。各个店铺酒肆不论东市西市,早已张灯结彩,就连摆摊小贩也有贴纸装饰一二。
然而,贞观朝堂似乎进入了一个群星陨落的时代。在杜如晦缠绵病榻,行将就木之时,其叔父吏部尚书杜淹,暴病而亡。
哀讯传进宫闱时,李世民正在和房玄龄王珪等文臣商议户部事宜,众人闻杜淹病逝,满堂皆惊。
李世民更是立刻起身,龙行虎步上前,一把将内侍手中,杜淹之子杜敬同所书之奏夺过打开:
“臣杜敬同,恭请圣安。
陛下圣鉴。臣父淹于昨夜子时骤染风疾,胸臆闭塞,气息奔涌。太医院医正奉敕急至,施以金针汤剂,然病势凶险如雷霆裂云,终至药石无效。寅初三刻,臣父目垂泪而握臣手,欲语不得,溘然长逝。
呜呼!臣父素秉刚劲之体,常以犬马未效为念。前日犹备述天颜训谕,夜录《谏苑》未尽之章。岂料残烛忽烬,忠魂遽散。今卧榻前《贞观政要》墨迹尚新,而庭中陛下亲赐紫袍已覆寒骨。
臣五内崩摧,血泪交迸。然谨记臣父平日“尽节事君”之训,不敢以私恸废公义。伏惟陛下念臣父效命廿载,许以白衣护枢返葬故里。临表涕零,魂魄飞越。”
李世民读罢,伤感非常,随即想到杜如晦也是命若悬丝,更是悲痛。群臣见状赶紧安抚劝谏,李世民这才缓过情绪。
“拟旨,追赠杜淹尚书右仆射,谥号为襄。准其子杜敬同辞官,携执礼(杜淹字)之灵柩归乡。还有,此事谁也不准传入克明府上。”李世民怕杜如晦若知杜淹先他而去,恐怕吊着的那口气就彻底卸了。
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悲讯,李世民也没了议政的心思,屏退众臣后,摆驾立政殿。
……
暮色渐沉,王珪自宫中下值回到府中,脸上带着一丝处理完公务后的疲惫,更有一抹难以化开的凝重。
他并未急着更衣歇息,而是径直走进了书房,沉吟片刻后,唤来了心腹老仆王忠。
“去,将这个消息告知大郎君。”王珪的声音低沉,“杜淹公……今日午后,薨了。”
王忠闻言,面色一肃,躬身应道:“老奴明白。”
“让他代表我王氏,备一份厚礼,亲自送往杜府吊唁。态度要恭敬,礼仪要周全。”王珪补充道,指尖无意识地敲了敲桌面。
杜淹虽与他不算至交,但同朝为官,又是杜如晦的叔父,于情于理,王氏都必须有所表示,而且规格不能低。由嫡长子王崇基出面,最是合适。
此刻,王崇基正在王惊尘养病的院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