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涣胜了一场之后,紧接着,又是几场连败。
看着连败的场次越来越多,今文经众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他们现在觉得古文经士人看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嘲讽!
不过确实没感觉错,古文经士人确实是在眼神嘲讽今文经。
——就这经学水平?竟然还霸占大汉官学地位如此之久?
各位,时代变了,该我们古文经士人登顶了!
当羞耻成为一种常态,今文经士人就麻木了。
杨赐也不愧是见过大风大浪之人,依旧坐得稳如泰山。
袁基又向杨赐投去关切的目光。
杨赐眼神回应袁基:没事,这才哪到哪啊?才第一天,后面还有的熬呢。
他早早就预料到会如此——今文经士族,通过家学就可直接做官,还有几人能去钻研经文呢?
毕竟他们不用研究就能出仕。
而反观古文经,人家是不研究就没官。
两厢比较下,今文经能赢几场,那都能说是“人才济济”。
今日原定的场次,本来预计是能比到日落时分的,如今不到下午,竟都比完了。
赛事日程早已定下,不可更改。
所以今日辩经,早早结束。
一结束,今文经士人都走得飞快,不一会儿就都走没影了。
于是,场地内只剩下古文经士人以及来看热闹的中立方。
袁基去到卢植、蔡邕等人面前寒暄祝贺几句,但也不好说得太多,说了一会儿,就向众人告辞,走出了太学。
接下来的赛事,众位官员就可以不用到场了。
毕竟还是得以政事为重。
大儒组需要放到最后比,所以袁基只在顾雍等少数几人辩经的时候去看了看,就没再多作关注。
不过按每日统计的战报来看,今文经可谓大获全败。
在今古文经辩得热火朝天之际,袁基又带着麾下众人宴饮几次,成效很好。
随着辩经一日日进行,众人迎来了深秋。
天气渐冷,袁基也逐渐增添着衣服。
十月下旬,他需要去北军长水营巡视一批马的质量,这是每一季必做的工作,若是马匹不行,就需要及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