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一把点燃大锅的火

就在晏建民在县城里,为了工厂的销路而斗智斗勇,初见曙光时。

远在几十里外的红旗大队,安平玩具厂的内部,有人开始不老实了。

怎么发现的呢。

晏明洲对工厂现状,每天观察都细致入微。

开工半个多月以来,工厂的生产看似热火朝天,一片欣欣向荣。

工人们每天按时上下工,车间里机器轰鸣,仓库里的产品也一天比一天堆得更高。

但只有晏明洲自己心里清楚,这片繁荣的景象之下,正潜藏着一股看不见的,却足以致命的“暗流”。

那就是“惰性”。

起初,刚开工那几天,所有被招进来的新工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能进到这个全县独一份的工厂,能摸到锃光瓦亮的机器,能拿到比种地高出好几倍的工资,这一切,都让他们充满了感恩和干劲。

他们小心翼翼,遵守着厂里的一切规矩,生怕自己干得不好,被厂长给辞退了。

可人的天性,就是如此。

当新鲜感过去,当他们发现,这份工作,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失去时,一些微妙的变化,就开始出现了。

大家拿的都是一样的死工资,按天记工分。

一天下来,你干得多,是两块钱。

他干得少,磨磨蹭蹭,只要没出什么大的生产事故,到头来,拿的也是两块钱。

在这样的大锅饭体制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被无限地拉平了。

于是,一些心思活泛,或者说天性就比较懒散的人,就开始动起了歪脑筋。

比如,上工的时候晚来个几分钟。

下工的时候,提前几分钟。

再比如,操作机器的时候,动作开始变得慢悠悠,中间还总能找到各种理由,去厕所抽根烟,或者跟旁边的工友,聊几句闲天。

车间主任晏建军,是个老实人。

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也板着脸,训斥过几回。

“都打起点精神来!手上的活儿都快点!别磨磨蹭蹭的!”

可他的训斥,效果甚微。

工人们当着他的面,答应得好好的,手上的动作也确实快了几分。

可等他一转身,那股子懒散的劲儿,就又回来了。

毕竟法不责众。

你不可能因为人家动作慢了点,就把人给开除了吧?

渐渐地,这种磨洋工的风气,就像一种会传染的瘟疫,在车间里,悄悄地蔓延开来。

那些原本手脚麻利,干活勤快的工人,心里也开始变得不平衡了。

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