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或许他们没有做出什么山珍海味。
但他们一定是很用心,为自己的孩子做出了每一顿饭,用尽自己的心思让孩子吃好。”
不得不说,冯正明的这个回答再次出乎大家意料。
但是如果仔细想一想,没有人会觉得他说的不对。
女主持心里甚至都忍不住回忆起,自己过去家里父母做的一些菜的滋味。
一种对家的思念之情,因为冯正明的话被勾起来。
这么一来,女主持和一同来采访的人,很自然对冯正明好感度提升。
接下来的采访,双方可以说都非常的愉快。
“那么这次冯厨你在京里开了两家分店,是有什么目标吗?听说你可是要在分店里上烤鸭,这是不是在挑战京城的某些店?”
冯正明微笑:“这个还真没有,我作为一个小学徒,哪里有资格挑战京城里几家烤鸭店?
只是我的分店,无论是开在什么地方,都会有一些当地特色的饮食菜品加入。
既然来了京城,肯定要加入京城比较知名的烤鸭,除了烤鸭之外,我还安排了我们正鲁兴最好的白案师傅过来,会在京里的两家店里做一些面。
比如京城出名的杂酱面、打卤面,这些我的两家分店也都会有的。”
听冯正明这么一说,让京城电视台的众人还真有些期待。
“冯厨那么这次两家分店,你觉得会不会在京城里站稳脚?”
冯正明:“应该可以,其实我觉得京城的一些同行对我的防备大可不必,我京城的两家分店面向的顾客,可能和他们并不会冲突。
我面向的顾客,主要还是以在京城里上班的人为主,给大家提供一个吃饭的地方。
就像是那些国外来到国内开的快餐连锁店,我的冯家干饭铺分店,也是一种中式的快餐连锁店。”
听到这,女主持不禁有些好奇:“可我听说,冯厨你的店在各地,都有很厉害的厨师在后厨掌勺的,这好像和快餐店还是有区别吧?”
冯正明:“这没有什么区别,我所有分店做的都是比较快的小炒,这本身就是讲究一个快。”
“那么你是怎么能保证,每家店后厨里的掌勺厨师,他们的手艺都可以很好的?”
冯正明:“我觉得大家只要用心去做菜,应该都会把菜做的很好。
在我各家店后厨里,我不会像是一些店后厨里那样,把一切的活都压在一位厨师身上,我会安排好各种分工。
有了明确的分工,后厨里大家分工合作,自然也就不会觉得非常辛苦。”
听了冯正明这么说,让来采访的人不禁觉得相当有道理。
很多小餐馆后厨,往往就是厨师一个人忙。
如果顾客不多的时候,或许厨师一个人还不会觉得什么。
可一旦顾客太多,厨师一个人太过忙碌,肯定会心生厌烦。
厨师心生厌烦,就无法保证手艺上的品控。
冯正明把后厨的工作拆分,一道菜从前期准备到烹饪,全部的步骤都分别安排后厨的人去做,这么一来增加后厨效率。
同时也不会让后厨里某一位厨师会觉得特别辛苦。
其实之前有人曾经说过,冯正明把后厨变成了流水线。
冯正明没有否定,因为在他看来,后厨本来就是流水线。
他只是把步骤拆分更细,减轻了后厨每个人的压力。
冯正明把这些当着摄像机的镜头解释出来。
把女主持人都给听得有点懵。
“所以,冯厨你还真是把后厨当成是做菜的流水线?”
冯正明:“流水线这个称呼我不喜欢,我更喜欢把后厨当成是舞台,我和每一位后厨里的人,都是这舞台上的演员。
在这个舞台上没有主角,我们所有人都是配角,只为了通力合作,把最棒的菜做出来给每一位店里的顾客。
那每一道我们用心做的菜,才是这舞台上真正的主角。”
冯正明这么一说,真是让采访他的人相当不可思议。
他的比喻让大家觉得听着相当浪漫。
这种浪漫背后,又是对每一位后厨人员的抬升。
后厨里的每一个人他们不再是做菜的,他们在冯正明口中是舞台上艺术家。
京城电视台的采访结束,冯正明接着受邀去参加总台的节目。
节目是以谈话形式,也跟冯正明聊起相关京城开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