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情用嘴去解释,肯定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听。
那么冯正明干脆不去解释什么。
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在京城重开燕喜楼,然后向所有人证明,自己师父的手艺没有问题。
当初燕喜楼的关张根本就是当时的经理无能。
冯正明的这份执念,王老师傅他们也都是能够理解。
“正明你一定能行,以你如今的名气和地位,你在京城重开燕喜楼,一定会很快成为京城里名酒楼之一。”
冯正明:“到时候也还是需要王师叔和各位师兄去指点指点。”
听这话,王老师傅笑了:“哈哈哈,正明啊,我哪里还能去指导你?”
冯正明:“话不能这样说,在很多老鲁菜的传统技法上,我还是需要多跟您学习,多向各位师兄们请教的。”
面对冯正明的谦虚,无论是王老师傅还是他的徒弟们,还真的都是觉得挑不出毛病。
接下来王老师傅领着冯正明进入自家酒楼的后厨。
在后厨里,冯正明也是和王师叔的徒弟们进行了一番交流。
交流中,他没有任何的藏私,把他自己对厨艺的研究,在沪城老洋房餐厅里一些新尝试的东西全部拿出来。
这也让王老师傅和师兄们都看得是有些眼花缭乱。
有很多看似突发奇想的点子,经过冯正明的一些设计,出乎意料能够做出来。
而且他做出来的菜品,不只是看着好看,或者说是看上去很贵的样子。
冯正明创新的菜品,味道上都可以说是相当好。
尤其是他在火候和温度上的掌控。
也是让王老师傅的徒弟们真正长了见识。
“我们中餐一直都相当重视火候,只是现在很多时候,因为上菜的流程变长了,很多菜我们无法很好的掌控住火候。
我觉得这种时候,我们就需要事先把传菜的时间考虑进去。
计算好大概一道菜给客人上桌时间,可以做一个提前量,这样让菜到了客人面前,能够很好的保持应有的温度。”
冯正明还把自己一些,可以在客人进行烹饪的流程展示给大家。
“可以用一个小炉子,这样在客人的面前,现场进行最后的加工,让客人看到一些菜加工的过程,增加用餐的趣味,也让客人及时吃到火候菜。”
听着冯正明的这些设计,让王老师傅和徒弟们都觉得非常好。
在冯正明分享下,给了王老师傅他们很多新颖的思路。
王老师傅也是想到了,可以把葱烧海参放在客人面前最后收汁。
“这样上菜的时候,如果客人需要加葱烧汁,可以直接给客人多加一些,毕竟葱烧汁确实有不少客人喜欢,拿来拌米饭更是一绝。”
冯正明:“是的王师叔,还有我们选用的米饭也要好一些。”
王老师傅点头:“这个是肯定的,米饭必须要好,不然吃起来也就没有那个意思。”
冯正明又给出一些想法:“还有就是海肠,也是可以在客人面前烹调,可以让客人在绝佳的时机品尝到海肠美味。”
林国富:“正明你的这些想法确实都很好,增添了吸引客人的点啊。”
冯正明:“很多时候,我们给客人展示了手艺,客人自然也就会更加尊重我们,更加尊重我们的手艺。”
在王老师傅的酒楼里,通过冯正明的很多分享,给了王老师傅不少启发。
晚上的时候,王老师傅自然是请冯正明在酒楼里吃饭。
品尝到王老师傅和徒弟们亲手烹饪的各种菜。
冯正明并没有给出什么点评,只是表示自己不好给出点评。
“味道上是没有问题,我始终不认为,我们有资格点评我们自己做的菜,我也没有资格点评王师叔你们做的菜。
真正有资格点评的,还是那些客人,只要是客人满意,那么手艺就是好的。”
王老师傅很赞同冯正明的这种说法。
“对,对,正明你说的很对,我们不能自己评价自己的菜,实际上也不能完全代表顾客去评价别人的菜。
究竟菜做的好不好?那自然是由顾客们去评价,顾客们会做出最正确的评价。”
这一次王老师傅得知冯正明进京后,第一时间请他到酒楼里来。
就是希望冯正明可以跟他的徒弟们好好交流一番。
王老师傅很清楚,自己这些徒弟们在京里看似有些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