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7章 摆在情报局面前的难题

就在前线血战到底的时候。

后方又出了一点点“小”问题。

准确来说是制度引发的问题。

由于刚开始的时候,所有生产资料都掌握在里昂的手上。

里昂为了改善老百姓生活,采用的是计划经济。

所有的民生基本上都是按需生产。

所有老百姓需要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按照严格计算来生产的。

除了军工企业,完完全全是爆兵状态,老百姓基本上是满足了温饱。

当然这是刚开始的时候,后来随着经济的改善国家的安定,计划经济也逐渐有了变化。

但总体还是完完全全的国营。

这就导致了老百姓购买物资需要去排队。

但是里昂不想让自己成为下一个老大哥。

毕竟当时的大毛笑话是这样的,我交了钱,两年后才能拿到电视机。

而这个时候我会问柜员,到底是两年后的上午还是下午才能拿到。

柜员却说您为什么要问这么清楚呢?两年都等了,还怕一个上午和一个下午吗?

而我会说因为那天上午我刚买的微波炉到了……

按需生产不存在铺张浪费,但问题就在于没有任何活力。

所以里昂才允许本土企业在国外开办工厂。

但是后来就不一样了。

因为这些在国外的那些企业,他们所有的国家都并入了本土。

他们也没有了原本的经济竞争。

现在也重新回到了框架之下。

国内的一些企业失去了竞争力。

他们开始不思进取,安于现状。

很多产品的质量遭到了质疑,可毕竟他们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供货商。

他们自然而然的有底气去拒绝别人的质疑。

可是有一部分官员子女却不乐意了。

凭什么国内的东西比国外的还要垃圾?

没错,由于很多企业都在国外留下了工厂。

国外的那些工厂还在运转之中,而这些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确实要比国内这些工厂生产出来的要好。

不是说国内造不出来,只是国内缺少竞争,如果有竞争的存在,他们的产品绝对能够上一个层次。

面对这些劣质产品。

国内的高官子女,还有那些有钱人不愿意了。

毕竟他们都有权有钱更有势,结果你却告诉我们,我们连最基础的都享受不了。

我们的父辈苦了大半辈子,我们还不能享受一下吗?

所以他们开始向商店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