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条件

切斯特听完君士坦丁的目的后,沉默不语,右手拿起烟斗,在君士坦丁面前扬了扬。

“没关系的,您可以随意”,君士坦丁道。

之后切斯特点燃烟斗,深深吸了一口。

“嘘&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

房间中烟雾弥漫,一片沉静。

抽完一锅烟叶后,切斯特开口道;“那么,美国的支持可以得到什么回报呢?”

君士坦丁君士坦丁道:“我听说贵国的种族状况不容乐观,如果身在美国的黑人,想要回到他们祖先,自古以来世世代代生存的土地,那么刚果委员会将会积极配合。”

说的直白点,就是如果美国人想把国内的数量众多的黑人问题,通过迁回非洲的方法解决,那么刚果委员会控制的刚果河流域,放开口子接纳美国黑人。

说起来,关于黑人的解决办法,自从美国独立以来,就是美国精英阶层最为头疼的痼疾了。

美国南方的经济制度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而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到了19世纪60年代,这个矛盾越来越尖锐而且不可回避了。

表面看起来,美国南北双方好像只是关于奴隶制的废存问题上的矛盾,但实际上,这个矛盾的本质,是经济制度的路线选择的矛盾。

美国南方的种植园,大量使用廉价的黑奴,这样的特点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发展农业种植园经济。

农业种植园经济需要向欧洲工业国家出口原材料,比如棉花,美国南部的棉花大量向英国出口,赚取外汇,这使得棉花出口在美国南部的经济中站有重要地位。

如果要维持这样的经济,就需要做到美国海关降低关税,进口英国的工业制成品,与英国经济实现互补。

而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当时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生产能力空前提高,商品物美价廉。

为了给商品寻找市场,英国鼓吹自由贸易,提倡各国降低关税。

如果采取低关税的政策,北方脆弱的工厂,由于基础薄弱,发展时间短,就会被英国商品挤垮,发展工商业就成了了泡影。

这才是南北双方矛盾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