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坑爹的运河

听了这些分析,希腊政府想要在此修建一条运河,自然不奇怪。

但是后来的一系列事件证明,这是个巨大的错误。

这条运河长度确实不长,只有约65公里,但是它的“质量”高呀。

柯林斯运河所在的地方,地面全是坚硬的石灰岩,并不是泥土,这就使得这条运河的开凿,像是愚公移山一般,刀劈斧削,异常艰难。

雪上加霜的是,柯林斯地区,地面高度远远超过海平面,这就让这条运河的开挖深度大大增加,后世的这条运河的两岸,高出河面近79米!

这条运河开挖难度的始料未及,使得接受的几家公司先后破产!

在原历史时空中,科林斯运河最初的承建者是一家法国公司,该公司的初始本钱约为3千万法郎(约23亿人民币),还发行了约6万张500法郎的债券(3千万法郎),挖到8年以后,运河还没建成,该公司就因耗尽资金而破产,也就是说,这条运河至少消耗了6千万法郎(约46亿人民币)。

可以想象希腊1897年的财政破产,这条运河在其中“不可取代”的作用。

最终,该运河被一家希腊公司接下来,经过数年挖掘后,这才竣工。

柯林斯运河的建造十分困难,可以说是使用人力,硬生生在岩石峭壁间开拓出的航道。

两岸的高石灰岩墙面十分坚固,它是世界上极少数的在坚固的岩石区开凿出的运河之一。

19世纪末,即便是这样的大型工程,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机械的力量还远远不足以替代人力。

如果科林斯运河的问题,仅仅是开发成本高,建造艰难,也就罢了。

毕竟,这条运河修通后,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希腊来说确实利大于弊。

但是,运河修建时,由于没有合理的估计,留出足够的冗余宽度,导致这条运河刚刚开凿完毕,就面对不足以使用的窘境。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世界航运史上突飞猛进的年代。

由于技术条件的成熟和远洋运输经济性的需要,远洋货轮的排水量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