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凯末尔的雅典之旅

汉斯看到凯末尔全神贯注地盯着车窗外工作的拖拉机,显然凯末尔对拖拉机很感兴趣:“按照计划流程,我在向雅典大学报道后,做好交接工作后,第二天就会到拖拉机工厂实地参观,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一起来参观的”

一来,两人都是外乡人,在异国他乡相遇;二来,两人都是年轻人,二十来岁的年龄,汉斯对于凯末尔的印象很好。

而且,无论是在德国国内,还是奥斯曼国内,双方出于利益的考量,外交关系近些年来持续走进,国内的舆论也是一片热切。

“拖拉机工厂?希腊已经可以自产拖拉机了?”凯末尔失声道。

“是的,听说就在希腊最大的工业区,比雷埃夫斯港附近,离这里并不远”汉斯解释道。

马车距离市中心愈发接近,街道上的行人和来往的车辆也越来越多。

随着希腊财政的改善,作为目前希腊的首都,雅典必须有一个新的面貌。

在亚历山德罗斯首相的积极督促下,雅典市开始大张旗鼓地进行旧城改造和扩建。

新的城市建设规划,在筹备过程中,充分地吸取了西欧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充分地论证,设计人员特地前往巴黎、汉堡、伦敦等一批欧洲大中城市,进行实地的考察。

经过数年的努力,雅典作为希腊最大的城市,在也不是原本一个破旧的小城市,随着近些年来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雅典城中修建了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以及完善的地下管道设施,自来水供应系统等,道路两旁大量地公共照明系统。

单单就公共照明系统,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形势,就曾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保守人员认为应该学习伦敦,采用已经非常成熟的煤气照明路灯,毕竟有伦敦这样的大城市做了前期探索,只要循规蹈矩,在大规模的照明应用中,肯定不会出现离谱的差错,胜在稳定。

同样也有杰出的人士,敏锐地察觉到了,电力照明才是未来最好的选择,而且,雅典采用电力照明系统也有相当的优势,那就是希腊作为交流电浪潮中的弄潮儿,电力系统的发展一直处于先进水平。

而且,这样做也可以推广交流电的应用,在希腊的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