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军情

说起来,其实游牧政权建立起来的国家,例如奥斯曼土耳其,至不济,士兵并不缺乏作战的勇气。

怎么说呢,这些奥斯曼人说好听点,叫做崇尚武力,热爱自由,天真烂漫。

说得难听点,就是懒散散漫,匪徒习气深入骨髓,好逸恶劳。

有句话很能说明奥斯曼人的性格,以流血为代价换来的东西,比流汗得来的东西更加珍贵。

当然,可能正是因为土耳其人的这种性格,导致奥斯曼帝国现在这种尴尬的状况。

自由散漫的奥斯曼人根本不适应大工业化生产,人家是草原上纵横驰骋的骏马,你却想要把人家拉进磨坊,装上笼头!

&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

下午三点钟,总参谋长艾玛依努尔亲自来到马其顿军团总指挥部,前来视察前线军情。

君士坦丁将艾玛依努尔迎进帐篷中,同时命令哈米特上校,通知全军少将与少将以上军衔的军官前来开会。

“这次前来前线,主要的任务就是向大家说明目前巴尔干联盟的情况”艾玛依努尔看着马其顿军团中的主要军官说道。

说罢,转身来到悬挂着的巴尔干地图前,向大家讲解到:“根据希腊驻贝尔格莱德大使打探到的情报,在宣战后,到目前为止,塞尔维亚军队已经迅速动员了25万人。”

“其最高指挥官,是前战争部长、著名战争英雄拉多米尔&iddot;普特尼克,分为10个步兵师、两个独立旅和一个骑兵师”埃马努伊尔一边讲解,一边在地图上向大家指示。

“一个师和一个独立旅支援黑山进攻诺威&iddot;帕扎尔,其余军队分为两个军,第一军,132万人,由彼得&iddot;波约维奇率领,径直杀向马其顿中心城市斯科普里,第二军7万余人,指挥官斯蒂芬&iddot;斯蒂芬诺维奇,组成左翼,与保加利亚(名义上)合作,向马其顿东部的斯特拉新进发,第三军76万人,由波札达&iddot;杨科维奇指挥,在右翼,目标科索沃。”

底下的军官听到塞尔维亚最强的一股军队,竟然直指斯科普里,纷纷议论起来。

帐篷中嗡嗡声响作一团。

这些人都是希腊的高级军官,对于总参谋部的战争计划自然是有所耳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