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 买卖名额

“啊?毕泰平这大儒名额是买的?”

“我说呢,这毕泰平平时名声不显,也没有什么大作出世,怎么就能当上这三十位大儒之一呢。”

“五百两黄金,这换成银子就是五千两,他哪来这么多钱?”

“你没听江孙彻说这是俸禄嘛。”

“你是不是傻?毕泰平做官十几年是有差不多五千两银子的俸禄,可你没想过他还要花钱吗?就算他不走亲戚,宴请朋友,他还不吃饭吗?

毕家可是有二十多口人,五六十个家丁奴婢的,这里面有一大半都是没收入的,就靠毕泰平的俸禄养着呢。”

“这么说,毕泰平贪赃枉法?!”

“你以为呢,当官的有几个身家清白的。”

“哎,别乱说,也不看看这是哪。”人群中还是有存在理智的人,赶紧叫停了话题,这品文台上的大儒有九成是当官的,他们敢在这讨论这个,估计一会儿就会遭殃。

路人们齐刷刷的盯着江孙彻,等待他拿出证据来。

品文台上的大儒们也是脸色不好的看着江孙彻,因为他们之中也有花钱买位置的人存在。

评才会对于年轻且未出世的学子来说,是增加名气的好地方,对于这些大儒来说何尝不是如此。

太安评才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邀请函只发给年纪在三十岁之下的人。

整个太安城,有文采但却没名气的人多得是,这其中有不少年轻时没能力得到评才会的邀请,现在有能力,但却年纪却超过了三十岁,他们也是想要名声的。

可他们又不能来参加评才会,这怎么办?

来当评委呗。

太安评才会上品评的这些大儒一般是由太安学子共同推举的,有时候洪文帝心血来潮也可能直接指定,但他一般懒得管。

所以太安评才会前两个月,会在文宗祠内设置一个木箱,来文宗祠祭拜的学子,就会把他认可的大儒之名,写在纸上,投进箱子。

最后在评才会开始前三天,由文宗祠里的庙祝整理出来,交给主持太安评才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