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小有名气(求订阅、推荐票、月票)4000/1.2万

廉学柱能看得出来他并不是刻意做作,心里头就更高兴了。

老朋友的儿子有本事,这让他感觉脸上也有光彩。

他转身看着身后的人群,说道“小武,你去把小曹喊过来,就说我有事找他。”

“是”被称为小武的年轻人赶紧朝大门口跑过去。

廉学柱再看到其他人都在他们身后站着,也不动弹,摆手说道“都来到这里了,你们去摘吧,别都站一块儿,还以为咱们是干什么的,再影响人家生意。”

十几个人听到廉学柱发话,马上就散开了,各自拿着塑料桶,或者塑料袋,进

入老果园区就开始采摘。

反正今天是单位里买单,机会难得,正好趁机多摘一些。

曹书杰跟着小武过来后,喊道“廉局长,您找我”

“可别廉局长了,小曹,我得说你两句,你怎么不早给我说你爸爸是建国哥,以后跟着振振喊我舅舅就行。”廉学柱主动说道。

“嗯,舅舅。”曹书杰也痛快。

廉学柱对于有本事的后辈也另眼相看。

刘万松看到这一幕,并没有打断他们。

等廉学柱和曹书杰说完话了,他才问道“小曹,你以前是干什么的就是一直种果树的吗”

曹书杰不认识他,还是廉学柱介绍了一下刘万松,还给曹书杰说“你喊他刘叔就行,吃不了亏。”

得知对方是平源县农业局的当家人,都不用说,曹书杰心里头明白着呢“刘叔。”

刘万松对这些细枝末节并没有在意,也算是默认了。

他一直看着曹书杰,仿佛对他的经历更感兴趣。

曹书杰继续说道“我以前在京城农科研究所工作,今年初刚把那边的工作辞掉,回来承包山地,种下的这片果园。”

说到这里,他指着东边那边果树苗说“您二位看,那边就是今年刚种的新品果树苗,这边结果的老果园以前是我爸妈种的,我现在算是接班了。”

“你之前在京城农科研究所工作”刘万松好像知道这个地方,他特别感兴趣“那你怎么把那里的工作给辞了”

“据我所知,那边的工作待遇福利还是很不错的。”

“刘叔,不瞒您说,我以前是在京城农科研究所下属的一家子公司上班,主要从事农业作物的促生长,那边太累了,没白没黑的干,再加上我爸妈年龄大了,我想着多陪陪他们”

随着他的讲述,廉学柱和刘万松二人脑海里就有了一个更清晰明确的轮廓,心里头也想着曹书杰还是个大孝子。

对他的感官就更好了。

“这边的果树都是你自己做了改良的”刘万松对这一点很感兴趣。

曹书杰点头“我花了大价钱去改良的,成本摆在那里,要不然也不会卖的这么贵。”

“那你这门技术能推广吗”刘万松追问他。

曹书杰很遗憾的说道“刘叔,不是我敝扫自珍,是我现在也处在研究的初始阶段,很多东西都不成熟,我现在也是一边研究,一边实作,最后什么结果,我也不好说,如果想大面积推广的话还得5到10年。”

“唉”刘万松叹气,他说“和我想的一样,关键还是看人,小曹,你一定要继续研究下去,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曹书杰没接话,这帽子太大了,他承接不住。

他就想着陪着父母变老,看着闺女长大,再陪他老婆看日出日落。没什么浪漫,仅仅是平常的生活而已

廉学柱插话,问道“小曹,从你的角度来说,你觉得农业经济发展最缺的是什么”

“农业发展”曹书杰愣了一下,看着廉学柱和刘万松二人都盯着他看,这才说道“也不好说,但我个人的理解,简单的归类三个方面。”

“缺钱,缺技术,缺市场。”

“第一个,大部分农民没有钱,种植也就形成不了规模,种个一星半点也白搭。”

“第二个,大部分种植农户都没有成系统的种植技术,仅凭借多年摸索出来的种植经验,理论上来说,是能够应付大多数正常情况,可是想在这个基础上谋求突破和发展,就难如登天。”

对于他说的这一点,廉学柱和刘万松二人深有体会。

别的不提,眼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