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她没应

骄记 乌珑茶 2313 字 3个月前

夜十一看着她的祖父,看着少有慈祥面孔,经常以严厉犀利的面貌同夜家子孙说话或下令的祖父,此时此刻,她再说不出什么来。

夜大爷听得云里雾里“皇上日理万机,纵有所瞒,这不是很正常么”

夜二爷一听便知长兄又一根直肠了,他却听出点儿玄机,似乎与他从前曾经有过的困惑忧虑,正在无声无息地重合,这种感觉真不好。

“大姐儿,或许是你想多了。”夜二爷并不想要这样的结果。

夜十一微垂下眼“或许。”

静国公看着这样情绪明显不对的长孙女,他觉得他该说些什么

“大姐儿,你是静

国公府的大小姐,自出生那刻起,你便姓夜,一辈子都改变不了,纵日后出阁,出嫁从夫,你也别忘了,你是夜家女。”

“我从未忘过。”夜十一掀起眼帘直视静国公,“祖父,孙女儿从不敢忘记这一点。”

静国公点头“那便好,其他的,你不必多想。有些事情,多想除了徒增烦恼,并无益处。”

夜十一道“反而会有坏处,是不是”

静国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沉默了下来,许久后,只让长子次子带着长孙女退下。

夜大爷夜二爷带着夜十一步出松椿院院门时,夜十一突然停住了步伐,她转身往回看,往内书房的方向看,她的祖父仍坐在那儿,大概这会儿正烦恼着。

无由来的,她觉得她祖父同样瞒了她什么事儿,她还可以肯定,她父亲与二叔也都不晓得。

事儿,同样不小。

“大姐儿”夜大爷唤道,他有些担心这种状况下的闺女。

夜十一回头,对夜大爷夜二爷露出笑容

“父亲不用担心,女儿会听祖父的,不会多想。”

夜二爷却看着这样的夜十一,觉得大侄女对他长兄说谎了。

六月冯大董秀之大婚,永安帝虽未亲临,但下了丰厚赏赐,由文总管亲自到场转达永安帝的祝贺,已然是不小的面子。

董家还好,毕竟有董大将军在,功勋不小,自来圣恩不断,冯家则震惊了早早北上亲自参加婚礼的冯家三位老爷,特别是冯大老爷,在大婚后隔日,直至回湖广,仍在念叨着永安帝的天恩浩荡。

冯家在京城本就有宅子,冯大身为冯家长房嫡长孙,大婚是不小的事情,娶的又是威名赫赫的董大将军嫡长女,冯家为此早早提前别置宅子,五进五出的大宅,冯大董秀之婚后便住进此大宅中。

自此冯家老宅被人们称之为老冯府,冯大董秀之所居之处称之为新冯府。

而夜十一随后被召进御书房。

“倘朕不召你来,你是不是打算再不来见朕这个舅舅了”永安帝正坐龙椅,龙案上奏折堆积成山,他边御笔批阅,边头也不抬地对行礼毕站在御案下的夜十一道。

“皇帝舅舅国事繁重,日夜以继,都少有得以歇息之时,十一也无事,怎敢随意来打扰”夜十一沉静地道。

文总管在旁侍候,头低着,眼埋着,耳坚着,他知道现今这舅甥俩之间的一些东西早已在悄然改变,已不似以往那般随意轻松,默默叹了口气儿,权势弄人啊。

“你这是在怨舅舅”永安帝抬眼。

夜十一摇头“没有,那是十一错了,皇帝舅舅生气是应该的。”

“知道错便好。”永安帝搁下御笔,刚批划的朱红醒目地奏折上张牙舞爪“柴左侍郎临前变动入选名额,朕晓得是你之功。”

“纵无十一多事,花督主也能办好。”夜十一仍旧沉着淡定。

“你过来。”永安帝直视夜十一道。

夜十一睫毛微动,扇了两扇,终提步上前,越过御案,走近龙椅,像从前那般亲密无间地靠近永安帝

“皇帝舅舅”

永安帝伸手抚上夜十一的头发“大姐儿,别生皇帝舅舅的气,永远都别生皇帝舅舅的气,好么”

夜十一静立着,一动不动地看着近在咫尺的永安帝,眼前这张令她无比熟悉,经历噩梦里外都未曾陌生过的脸庞,此刻却突然变得糊模起来。

出宫回府的路上,坐在车厢里,夜十一被召下学后去御书房,杨芸钗没等她,先行回了府,此时车厢里仅她与阿苍二人,她安静,阿苍比她更安静,深怕一丁点响声,就会惊到她。

其实不会的。

噩梦回的这三年里,她不仅长大了,身体壮实了,也学会接受不少噩梦回之前她从未想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