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有点贪,再搞大点

第423章有点贪,再搞大点

十一月中旬,二三线城市的团购网站已经签够了商户,正式开通了业务,并且投入了大笔的资金进去。

拼团打八折,我就打六折,甚至半价。

这样的行为瞬间就激起了火热的市场反馈,像拉手、糯米、24券、窝窝网的用户量不断翻升。

这是二三线城市的第一波攻防战,顺利的难以想象。

拼团就像是个脆皮鸡,一路被人追撵。

但就像是江勤当初推广知乎的思路一样,他们对一线城市的推广求的是质量,但对于二三线的市场求的却是数量。

也就意味着,一个大区经理无法全面顾及到所有城市。

毕竟随心团当初只做沪上和深城,团队人数就已经突破了两千,如果每个城市都按照那样去做,人力成本的消耗就太大了。

所以大家的套路就是,由精英团队一路推过去,签一批最火的商家投入市场,接着组建本地团队用来维护商群关系,继续做宣传,开拓业务区。

团队之间是有竞争的,尤其是前线市场,每天都有大量的ki需要完成。

不一会儿,苏奈就从五楼的技术部下来了“老板,为什么我们技术部的办公室非得在五楼不可啊”

随着宋雅倩的消息发到qq群,群里的一群大学生都冒头了。

“我昨天坐车经过省城,好像是看到了拼团的传单,我当时还以为看错了。”

不过很快,江勤的消息就在群里冒出来了。

魏兰兰自己吃过苦,所以一直想把老幺接出来上学,让他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江勤现在在临川各界也算是有点薄面,处理这件事根本不在话下,两顿饭就帮忙搞定了,甚至还选了很不错学校。

“那也很难打吧,咱们揍不过啊。”

江勤竖起个大拇指“我劝你别考了,再过两年直接雇司机就可以了。”

老板信箱就是各阶层的正式员工都可以直接向江勤反馈消息的一个通道。

她甚至怀疑拼团请了专门的美食评论家,在为这些店铺写美食评价。

糯米网的小贺最近求爷爷告奶奶地签了三家拼团热评榜的新店,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些店貌似没太多的群众基础。

宋雅倩今年大四,因为创业而选择了离校,上次收购嗨购团的时候,罗平很欣赏她,于是就给她了一个到津门分站实习的机会。

而且不只是津门,就连西京、商城等等几座城市也有拼团的身影。

“知道了”

“不会吧,现在卖是最好的时机了,真要等年底,很可能就卖不出去了。”

苏奈眯起眼睛,心说真是好大好大好大的饼啊,老板真的是越来越敢说了。

苏奈深吸一口气“去参加科目二的补考。”

“江勤,你又开辟了新的业务区了吗”

可就凭这些优点,难道江勤就想在这种疯狂的漩涡里赢吗怎么可能。

在整个市场版面上,这几座城市联合四大一线城市,可以囊括南北,机动性更强,可以随时辐射。

因为签下这上面的一家商户,很可能就能顶的上三到五家的成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