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电影新浪潮

这对于传统的单厅影院来说,根本就是降维打击。

因为观众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单厅电影院一个时间段就只能看一部电影。

在美国,新兴的多厅影院和购物中心有机结合,商场和电影院互相带流量,生意十分火爆。

中国内地在90年代后期引入多厅影院,先在浙江试点,一年收回成本,大赚特赚。从此,那种礼堂式的大型电影院就迅速销声匿迹了。

短短几个月内,香港的年轻人就形成了一股消费潮流,他们约会的时候就喜欢去东来广场,逛商场、看电影打街机、吃饭三连,然后在附近找个酒店开房。

东来广场并不在最繁华的市中心,所以这边的酒店生意也一般,但是现在却火爆得很,酒店的老板简直要感谢杨叶的八辈儿祖宗了。

嘉禾公司。

邹文怀、何冠昌、梁风三位创始人聚在一起抽烟,面色凝重。

白杨院线宣布取消包底费用后,迅速获得了大量的片源,甚至嘉禾的一些卫星公司都蠢蠢欲动,想把积压的电影拿到白杨院线去上映。

白杨院线给的压迫感太强了,邹文怀甚至起了干掉杨叶的念头,这事邹文怀不是干不出来。

九十年代,李联杰找了个新经纪人蔡子明,要离开嘉禾单干,嘉禾就找人把蔡子

明给干掉了,然后李联杰又乖乖和嘉禾继续合作,直至找到台湾靠山,才最终摆脱嘉禾的控制。

不过考虑再三,邹文怀还是放弃了干掉杨叶的打算,首先杨叶的武力值太高了,枪都打不死,万一没把人干掉,就要承受杨叶的报复。

杨叶可是九龙城寨出来的,邹文怀自问惹不起那群疯子。

然后,杨叶在华人社会的影响力太大了,现在的嘉禾可没90年代那么牛逼。

杨叶死了,邹文怀也跑不掉。别人不好说,邵逸夫肯定趁机落井下石,除掉这个竞争对手。

那么,如果不干掉杨叶,找社团的关系,去他的场子闹事呢

也不行,杨叶的东来广场建起来了之后,为了维护场子的平安稳定,做了两件事。

第一,主动给附近管事的社团交了一笔费用。

第二,招募了一大帮九龙城寨的青年看场子。

当然,这笔钱最后会摊在租金里。

香港的社团本来就不愿意招惹城寨,而且杨叶又这么上道,所以从不去东来广场收保护费,闹事。

如果有不开眼的,他们甚至会帮忙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邹文怀想找人去搞事,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玩黑的玩不了,嘉禾无奈之下,只得跟着取消包底费用。

如此一来,嘉禾损失了一大笔收入不说,那些压箱底的烂片来到嘉禾来上映也是踏马的神坑。

嘉禾都是单厅戏院,每一家戏院少则四五百个座位,多则七八百个座位。

那么大的放映厅,放一部烂片,稀稀拉拉坐那么十来个人成本都收不回来,放一场亏一场。

梁风叹道“我们单厅戏院根本就不如杨叶的多厅戏院灵活。他们那边一个厅甚至可以小到三十几个人,不管什么电影都可以排得上档期。长此以往,香港所有的中小型电影公司都会被杨叶那衰仔拉拢过去。”

何冠昌道“那么小的厅,拷贝费也不便宜吧划得来吗”

梁风道“他们的小厅叫厅,设施豪华,都是真皮沙发。座位间距大,私密性很好,票价比普通厅贵一倍。用来放一些文艺片,风月片什么的,很受欢迎,不少咸湿佬专门跑去打飞机”

“这”何冠昌一时无语,愣了半晌才道,“所以座椅弄成皮的,是为了好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