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杨叶的专访

但正因为猜不到,心里跟猫抓似的。

两人跟着人群出了影厅,又随机采访了几个观众,便找了个地方,支起帐篷过夜。

两人买了两份可丽饼当晚餐,一边吃一边聊了起来。

陈柏生道“这部电影,你怎么看”

舒琪道“天马行空,眼花缭乱。”

陈柏生道“没想到动作片已经进化到这个程度了。”

舒琪道“我觉得这部笑傲江湖像是卧虎藏龙的升级版。卧虎藏龙只是神化了轻功,招式还是传统武术。笑傲江湖连招式也神化了。”

陈柏生道“看来,杨叶应该早有计划,他应该是担心步子迈得太大,观众接受不了,所以分两步走。”

舒琪道“杨叶主演的四部电影,少林寺是传统武术,精武英雄是现代格斗,卧虎藏龙和笑傲江湖又各有不同,真不知道他再拍下去,动作片会变成什么样子。”

陈柏生道“这要问他本人才知道,你说我们能拿到杨叶的专访吗”

舒琪道“不知道,但我以前看过他的采访,挺平易近人的。”

陈柏生道“明天再去买票。”

“你们要采访我”

杨叶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未来的香港金像奖主席,著名的导演和影评人。

舒琪和陈柏生互相看了一眼,舒琪道“是的,杨少我们希望能够对您做个专访。”

“电影双周刊我知道,你们为新浪潮电影摇旗呐喊,不错。我接受你们的采访,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

两人大喜,当下由舒琪提问,陈柏生做记录。

舒琪问道“最近几天我们一直在反复观看笑傲江湖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动作设计极其精彩,看得人欲罢不能。但我们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这部电影的剧情,西方观众似乎并不是很懂,甚至看完有些懵,请问您在拍摄的时候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杨叶没有正面回答,反而问道“你们能看懂吗”

舒琪道“我们看得很过瘾,绝世侠客,潇洒不羁,笑傲江湖,浪迹天涯。”

杨叶笑着点头“这就对了,笑傲江湖这部电影展示的是中国独有的武侠文化,它并不像卧虎藏龙那样有一个西式的内核,所以在剧情方面,西方观众是有点懵逼,是很正常的。”

“这么说来,是您有意为之的。你的电影在西方一向卖得很好,这次拍得他们看不懂,不担心票房的问题吗”

“担心呀,所以我先拍了一部卧虎藏龙给他们看,让他们先适应一下。卧虎藏龙已经在西方赚够了荣誉,我就没必要再继续了。这一次不再是迎合,而是展示。我希望拍点东方的东西,来展示给世界看。至于那些光怪陆离的打斗场面,则是我展示东方精神的手段。”

“您的意思是,你用那些炫目的特效来包装东方文化,展示给西方人看,从而影响他们”

“自工业革命以来,都是西方影响东方。或许你们觉得我有些大言不惭,不自量力,但我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了,至于票房会不会成功,那就尽人事,听天命了。”

“我们看了五遍这部电影,从观众的反响来看,还是很受欢迎的。虽然观众并不懂东方的侠义精神,但电影里的政治隐喻,他们还是看懂了。比如华山派可以当成是一个国家,而当权者为了自己的野心而牺牲人民,这就不对。”

“那就好”

“所以,您并不在意这次会不会得奖吗”

“无所谓了,比起得奖,我更看重戛纳影展的交易市场,这次我们携带了多部电影前来售卖,很受欢迎。醉拳2、笑傲江湖都已经卖出了超过五十个市场。有一些市场还实现了零的突破,比如我们把少林寺卖进了毛熊国。”

“那真是可喜可贺了”

少林寺卖进了毛熊国,是一个意外之喜。

毛熊国是一个超过两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杨叶当然想进去薅两把,不过他找不到进去的方法,只能作罢。

其实毛熊电影是非常经典的,他们的电影每次拿到国际上都会被冷嘲热讽,但最终那些人都会闭嘴。

尤其是1969年的战争与和平,堪称有史以来最经典的战争电影,而且还是后无来者的那种。

但他们的电影厂都是国营,题材单一,产量不足,耗资也太大。

所以他们每年都会引进大量的好莱坞电影,以满足本国人民的精神需求。

这些电影在毛子青年中极受欢迎,已经到了影响意识形态的地步。

毛熊国急于寻找替代品,这个替代品在原本的历史上是没有的。

可是,杨叶穿越而来,接连斩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和金棕榈大奖,拍摄的电影接连大卖,尤其是少林寺在波兰的观影人次大破五百万,打破历史记录,让毛熊多了一种选择。

因此,在这次戛纳影展上,他们找到杨叶,希望能够引进杨叶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