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自己掂量吧

到1983年发行风继续吹的时候,华星唱片并不是很看好他,张国容想请著名填词人郑国江填词,但是郑国江的公司报价太高,华星居然以无力承担为由,打算另外找填词人。

这让张国容很不爽,不过他当时也没什么话语权。好在郑国江人善又识人,知道情况后,降价为其写了三首歌。

现在就不一样了,杨叶认定张国容一定会红,所以白杨唱片公司给的都是顶级资源。

十二首歌曲有三首来自山口百惠的原曲,杨叶也亲自薅了两首日本歌。

另外七首,张国容的老师黎小田写了两首,郑东汉写了两首,这四首都请郑国江填词。

黄霑和顾嘉辉合作写了三首。

在制作这张专辑的时候,杨叶特意强调了专辑的整体性。

在编曲上,专辑中大部分歌曲应该属于相似的编曲风格,能让每一首歌能有机地融入到专辑的整体当中。

杨叶强调整体性也并非在追求“每一

首歌听起来都差不多”,但最好能让人一听到其中的一首歌,就可以判断出,这应该出自哪一张专辑。

此时的华语歌手的出专辑都是瞎吉尔出,东拼西凑,把歌曲数量凑够就行了。

杨叶拿出自己发行的武侠和之前帮邓丽珺制作的淡淡幽情来举例,这两张专辑不仅有整体性,甚至还有概念性,它们是基于一个主题而创作出来的。

这两张专辑也是迄今为止华语专辑销量的天花板,淡淡幽情发行至今,一版再版,销量已经突破了五百万张。武侠也已经突破三百万张,并且还在不断上涨。

张国容这张风继续吹由多人共同打造,还有翻唱歌曲,虽然无法做到概念性,但是整体性还是要保持的。

在这种要求下,被邀请参与制作的音乐家们都非常的痛苦,因为你不能随便交一首歌就完事了,不合要求,退稿

黄霑被郑东汉退稿四次,痛苦不堪,第五次的时候,气得在稿纸上画了个吊,再退稿老子不写了。

没想到郑东汉却甚为满意,收下了黄霑的歌,还在回信上画了个逼,人果然是逼出来的。

最后的结果是喜人的,张国容找对风格之后,果然一专封神,这张专辑发行不到一个月,在香港已经卖出双白金的销量了,而且还在继续上涨,下一步就是进入东南亚市场。

金像奖之后,紧接着就是“香港国际电影节”。

香港国际电影节是由香港市政局在1977年成立的,以放映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为主,不设立竞赛环节。

从今年开始,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始建立影片买卖市场。

一方面,每年出产的众多港片都在此进行销售,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的片商也会将自己的电影带到香港来售卖。

虽然香港只是一座城市,卖不出多少票房,但是前来购片的还有台湾、南洋一带的片商,香港国际电影节为影片在东南亚一带传播了一个中转站,所以大受欢迎。

香港本来就是靠做转口贸易发财的,做二道贩子这种事,最拿手了。

去年杨叶在内地的时候,就亲口说了,想要购买神秘的大佛的海外发行权。

所以,借着香港电影节的机会,北影厂的厂长汪洋和神秘的大佛的导演张华勋便带着拷贝,飞到香港来参展了,他们还获邀参加了第一届金像奖颁奖典礼。

杨叶回到公司,见到夏梦后,姐弟两人一起驱车前往半岛酒店见汪洋和张华勋。

汪洋热情地和二人握手“夏梦女士,杨叶先生,又见面了,真没想到,你们居然是姐弟。”

夏梦并未解释两人不是亲姐弟,笑道“汪同志、张同志,欢迎你们来香港。”

二杨合作这么多年,亲密无间,感情很好,杨叶对夏梦非常的尊重,不是亲姐弟,也胜似亲姐弟了。

中午饭就在半岛酒店的茶餐厅吃的,吃饭聊天的时候,不断有电影圈的人过来打招呼,或者点头致意,让汪洋和张华勋非常好奇,这地方怎么这么多电影人

杨叶笑着解释道“早年的时候,电影大亨邵逸夫和大导演李翰祥很喜欢来这里喝茶,后来香港许多明星也跟风来此,久而久之,这地方就成了香港影人的聚集地,这家餐厅也被称为影人茶餐厅。”

两人恍然大悟,对于能在这地方吃饭,觉得十分有趣。四人边吃边聊,汪洋先回忆了一番两年期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见到夏梦时的情形,随后又对第一届金像奖表示了赞扬,认为水准非常之高,让他非常羡慕。

一顿饭都在交流感情了,喝饱喝足之后,撤去餐具,服务员送上港式奶茶,开始谈论正事。

杨叶问道“现在国内是个什么情况”

汪洋摇摇头,无奈地道“很不乐观,去年年底,神秘的大佛拍摄完成之后,先在成都和乐山试映,观众喜欢得不得了,于是我们开始制作拷贝。

结果没多久,电影艺术和大众电影编辑部举办了一次电影创作理论座谈会上,对大佛进行了尖锐地批评,给大佛扣了好多顶帽子。

说大佛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用瞎编硬凑的离奇情节瞒哄观众,用庸俗的形象和噱头败坏人们的胃口。”

张华勋道“其实在拍摄的时候,就遇到了非常大的压力,电影局一度叫停拍摄,是汪厂长顶住了压力,我们才能够拍摄完成的。”

原来神秘的大佛在拍摄时,就有许多人跳出来哔哔。

有人哔哔,大佛虚假、刻意制造恐怖效果、艺术格调不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