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 机枪战神(下)

这放在未来,恐怕是那些脑洞大开搞出裤裆藏雷、手撕鬼子的神剧编辑们都不敢想象的剧情,但有些时候,真的是现实比瞎基霸想还要更夸张。

唐团座委实已经打出了单兵战力的巅峰,几乎难以被超越。

但为啥说是几乎呢那是因为只过了不到几小时,中条山战役中最牛逼的单兵龙岩,即将闪亮登场。

那才是没人可以超越的存在,唐团座也不行。

因为,他可没有一个在日本陆军内部被评定为马陆型的日本陆军中佐打配合。

是的,日本海陆两军之间互骂马陆这很司空常见,但让一个陆军最高指挥机构评价自己人为马陆,在日本军史上还是第一次。

濑古介中佐很荣耀的荣登这个第一

而且,有他主导的这轮攻防战,被成功的录入到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军校的经典战例中,不过都是反面典型。

哪怕在战后的日本士官学校,都流传着一句话“铁头不要紧,只要头够硬,若想不被骂,不做濑古介”

有句话说的好,不能流芳百世那就遗臭万年,人不能寂寂无名一生从这一点上来说,濑古介中佐绝对是个成功人士。

1939年1月11日上午10时,中条山战役中最令人战栗的战场开启了。

双方皆没有火炮,只有枪

掷弹筒这种小炮,从未被划归为炮的行列

但就是这样一个没有火炮存在的战场,却让泗洲山这种承受了105榴弹炮和500磅航弹轰炸的战场都为之黯然失色。

因为参战某一方的战死率之高,就算放在整个卫国战争中,都排得上前十。

曾经时空中的淞沪会战,六万桂军抵死冲锋伤亡四万,身着黄色军服的尸骸铺满了淞沪的数十条街区。

伤亡率高不高高的让桂军主帅小诸葛当众泪流满腮。

被誉为东方莫斯科保卫战的衡阳之战,负责防御的第10军176万人,最终活下来的只有1200人,十不存一

伤亡率高不高高到让日军日本帝国陆军最后决战篇里都记载敌人之守将方先决将军,为一号骁勇善战之虎将,其孤城奋勇战的精神,实令人敬仰

但这些经典战例,仅论伤亡率的话,都和这个小小山坡上的战场,还有着遥不可及的一段距离。

“诸君,此乃为敢死之战撤军之令不发,任何胆敢回首者,皆杀攻破眼前阵地抵达中国将军驻地,所有财物皆归个人所有。”头上绑着白布条手提着指挥刀的濑古介站在数百同样头缠白布的日军步兵队列之前,满脸狰狞的下达军令。

杀气腾腾的四挺重机枪就架在日军步兵队列之前,四组重机枪兵头缠的白布皆是从伤兵白衬衣上取出的,尚未干涸的鲜血甚至还在滴落。

督战队可不是这位陆军中佐口头上说说的,宁愿丧失对敌方重火力打击,也要将枪口对准不敢前进的同僚。

所有日军莫不噤若寒蝉的低下头。

“呦西我在这里等待着诸君的好消息帝国武运昌隆”濑古介点点头,将指挥刀对准前方高地,厉声吼道“进攻”

“帝国武运昌隆”站在日军步兵队列里的前田大尉嘶哑着嗓子跟着吼道。

已经被恐惧填满内心的日本陆军大尉恐怕并没意识到自己的声音轻若蚊蝇,因为随后而来就是震耳欲聋的的步兵们撕心裂肺的怒吼“帝国武运昌隆”。

不是谁,都有着被勒令成为率队冲锋日本陆军大尉那样清晰的头脑的。

帝国武运昌隆很牛逼,中国小镇上的财富和可以肆意妄为的屠杀让兽性得到最充分的释放,但前提是,得有命啊

所以,被上司残酷军令命令着被已经双目充血的普通日军步兵裹挟着进入第一波攻击队列的日本陆军大尉死了。

在进入距离中方阵地不足200米的位置,就被越来越得心应手的龙少尉用一个长连射给带走了。

谁让内心恐惧的日本陆军大尉到死都还握着他那把举家族之力打造的锋利佩刀呢

能手握佩刀的,一定是指挥官龙岩的认知绝对正确。

一连串30发子弹横扫至前田大尉身边,不需要全部击中,只要五分之一命中躯体,天照大神来了都救不了他。

“板载”日军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口号声。

足足8个波次近600名日军顶着一挺由侧翼射过来的重机枪喷吐着的火舌前赴后继的场面,绝对堪称经典。

用战后龙岩的原话“老子头一次杀人都杀到手软人都快麻了”

他手里的那挺g34只有换弹带和更换枪管的时候才会停下十秒钟,除此之外,从未停止过射击。

两名通信兵根本没有时间做别的,甚至都顾不上恐惧,他们只是埋着头不停上子弹,以及对更换下来近乎通红的枪管降温。

没水了,那就撒尿,连尿都没了,那就用口水

反正,他们不能让机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