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八大胡同

车夫赵谦瞬间仿佛小宇宙爆发,一扫刚才的阴霾情绪,再次化身“一熘烟儿”,嗖儿一下就窜了出去,李谕直接被惯性又带得往后一仰。

赵谦以自己最高的时速带着李谕狂奔向石头胡同。

石头胡同就是大名鼎鼎的京城八大胡同之一,也就是京师烟花巷柳之地。

其实八大胡同也并非只有八个,类似的有十几条,只不过八大胡同是里面档次最高的。

从乾隆二十一年开始,北京内城就不允许有烟花之地,全都搬到了南城,位置就在琉璃厂旁边。

到了石头胡同时,赵谦已经跑得一身大汗,李谕在车上也快被颠吐了。

“慢点慢点,反正都到了!”

赵谦憨憨地笑道:“对不住了爷,是我太兴奋了。”

李谕从车上跳下来,“剩下的路我自己走就行。是叫落花茶室对吧,还多远?”

赵谦擦着汗说:“不远了,不远了,就在前头一百来步。”

“好的,我们去吧。”

不过李谕刚走了两步,就停住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杨小楼!

两人瞬间四目相对,面面相觑。

杨小楼咳嗽了一声,“李兄弟是来快活快活吗?”

“不不不!不是那么回事,我不是来找姑娘的。”李谕连忙解释。

杨小楼的眼神中满是不相信,“李兄弟不用解释,我懂。来这里除了找姑娘,还能干啥?难道是来研究你的学问吗?”

“我不是来研究学问的,也不是来找姑娘的!”

李谕在车上颠得够呛,一着急也咳嗽了起来。

杨小楼说:“李兄弟不用这样,找姑娘就找姑娘呗,你又不是朝廷命官,不打紧。而且我刚才都听到‘落花茶室’四字了,那里我是知道的。”

清廷明令禁止官员逛青楼,一定程度上,明清许多达官贵人喜欢男僮的风气,也是这个原因导致。

李谕止住咳嗽:“我是来找他哥的。”

杨小楼看向李谕指向的车夫赵谦,长得五大三粗,眉头一皱,“李兄弟这癖好得改改!”

“不是你想的那样,他哥现在躺床上还下不来哪。”李谕说。

“啊!”杨小楼脸色大变,“李兄弟你怎么能这样!你你你!”

淦!

怎么解释不通了!

“他哥是受伤躺床上,我说杨兄,你到底在想什么?”

杨小楼这才舒了口气,“原来是受伤!我还以为……”

李谕问:“你以为啥?”

杨小楼也有点不好意思误会了李谕,连忙摆摆手:“没啥没啥!”

李谕假装哼了一声,反问道:“你还说我,倒是你为什么在这里?”

杨小楼指了指身后的院子:“这是我义父的家,我来拿东西。”

“你义父?谭老前辈?”

杨小楼点点头,“是啊,这座英秀堂就是我义父的。你以为哪?”

李谕说:“我以为的就是刚才你以为的。”

杨小楼直接被李谕逗地捧腹大笑。

李谕瞄了一眼后面院子的匾额,“英秀堂”。

其实八大胡同最早本来也就是徽班进京下榻居住的地方,是京剧艺人们的一个落脚点。后来随着工商业发展,以及穷苦人家的增多,再加上京城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女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60:108左右!有需求自然就会有市场,所以慢慢八大胡同就同时成了红灯区。

但是晚清时期,八大胡同还没多大规模。按照光绪年间的统计,登记在册的有37家,每家十几人的话,总体来说登记在册持证上岗的风尘女子也就四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