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又有不得了的人物

李谕笑道:“的确是这样。”

利兰先生说:“期待先生尽快先拿出电子点火系统,我们过几个批次的汽车或许还能用上。”

福特说:“是啊,最少能够赶上下一届纽约车展。”

李谕说:“来得及。”

电动打火系统目前最少可以定价到30美元,此后随着规模扩大可以进行降价。它的研制需要既懂汽车,又懂电气,老美短时间不会有多少这样的人。

这是个便宜又能大赚的项目,因为实际上制造难度不大,成本也不高,而目前买汽车的人又极为看重,属于能够高效赚钱的优秀项目。

四驱系统则需要视厂房规模进行调价,好在李谕现在还有时间进行分配。

因为畅销车如t型车的量产时间还早,有足够时间。

电动打火系统是个亟需上马的项目,还好难度并不大。

相比较而言,此时更容易卡脖子的是电气方面,李谕可以招募摩根合并通用电气时,辞退的爱迪生电灯公司、汤姆逊—豪斯登国际电气公司的员工。

特斯拉几年前也曾成立了一个电气公司,但已经衰败,里面的员工也可以挖来。

爱迪生之前还有个培养工程师的夜校,现在点灯公司被合并,爱迪生早放弃了夜校,但几年时间也培养了一批技工。

总之,只要价码合适,还是能从东部招到人。

虽然这些人不懂汽车,但李谕有图纸,并不麻烦。

最关键的是需要再招募一些有点知识的华人,培养成技工后带回国作为骨干。

好在这种人现在也有,毕竟华人来到美国的历史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在聚集区能找一些有知识的人,只不过他们如今大都集中在旧金山。

趁着目前汽车整体规模不大,打打口碑。以后生产销售规模大了,还是得在国内通过教育培养更多的人,且销路大了,在国内设厂也能够极大压缩运输成本。

一下子就想得远了。利兰先生的儿子威尔弗雷德此时走进房间,说道:“父亲,那两人依旧不走,要不您去看看?”

利兰吸了口烟斗:“都说了我们根本不懂如何制造他们要求的发动机,让他们去找别家。”

威尔弗雷德说:“但他们说目前最好的发动机制造商都在底特律,别的地方找不到更好的。”

利兰说:“那就没办法了,谁能造出来航空器的发动机?简直开玩笑!如果出了事,我的发动机工厂都要跟着倒霉。”

威尔弗雷德说:“好吧,既然父亲不同意,那我就想办法让他们走。”

“等等!”李谕讶道,“刚才是不是说到了航空器?”

威尔弗雷德说:“没错,我们听到时也觉得不可思议,哪有这样的东西,能靠着发动机上天。”

李谕连忙追问:“找来的两人叫做什么?”

威尔弗雷德说:“他们好像是兄弟两,都姓来特。”

“来特兄弟?!”

威尔弗雷德说:“怎么,他们很出名吗?听他们自己说,以前是做自行车的,没什么不得了吧。”

李谕说:“能不能也带我去见一下他们?”

威尔弗雷德说:“他们就在另一间办公室,在我拒绝他们之前,你还有时间和他们见面。”

“快带我去看看!”李谕说。

此时的来特兄弟还很年轻,都只有三十多岁。

进入办公室后,两人立刻起身,急切地问道:“利兰先生同意为我们制造发动机了?”

威尔弗雷德摊摊手:“很遗憾,并没有。我们公司无法冒这么大的风险为一台还在实验阶段甚至堪称臆想的东西制造发动机。”

哥哥威尔伯·来特叹了口气说:“实在是太遗憾了。”

弟弟奥威尔·来特还想争取一下:“请你再转告利兰先生,我们的飞行器已经足够稳定,不会出现人身伤亡。”

威尔弗雷德说:“父亲的意思已经很明确,我们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也请你们理解,因为我们的工厂同样起步不久,刚有了稳定的订单,不可能做商业上的冒进。”

来特兄弟颓然道:“我们理解。”

“那么,抱歉了。”

威尔弗雷德走后,两兄弟很是沮丧:“如果没有动力,我们的飞行器不可能只依靠风力起飞。”

“再去找找别人吧。”

“底特律我们快要转遍了,恐怕不会有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