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澳洲来信

“接下来你就不会这么想了。”吕碧城说完,就继续讲了下去。

果然,在听到紫霞仙子说出“我猜中开头,却猜不中结尾”;以及菩提祖师说“有一天当你发觉你爱上一个你讨厌的人,这段感情才是最要命的”时,近卫昭雪心中颇受触动。

而故事讲完后,近卫昭雪也拿着手帕不断擦起了眼泪。

她边擦眼泪边说:“想到李谕竟然是个性情中人,能讲出这样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故事。”

两个女人聊起这种感情话题就没完没了了。

过了一会儿,近卫昭雪稳了稳心神,还是说道:“故事里都是骗人的,世上哪有什么齐天大圣,哪有七彩祥云、盖世英雄。”

吕碧城说:“或许,真的有哪,虽然只是个凡人,但就算是这个故事里,当个凡人又有什么不好。”

近卫昭雪默然,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晚上,她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脑子里竟然都是大话西游的故事,她突然自言自语道:“昨天晚上你叫了晶晶姑娘98次,还有一个叫紫霞的你叫了784次。算一下,二者正好差了8倍,他就连编故事都这么有逻辑吗?”

第二天,近卫昭雪起得很早,正在看最新的《每日邮报,上面头版头条报道了李谕和吕碧城几天前在天上的事迹。

《每日邮报面向的群体主要就是女性,发行量又大,估计很快便会流传开来。

吕碧城走出房间,眼睛瞟到桌上的报纸,立刻端起来看了看,顿时面红耳赤,报纸上添油加醋,写得甚至有点香艳。

好在吕碧城自己就在报社当过编辑,知道报社其实只是为了吸引眼球故意这么写,不过故事主人公成了自己总归有点怪怪的。

近卫昭雪心中莫名涌上来一股酸酸的感觉,皮笑肉不笑道:“原来姐姐是因为这个才一起上了热气球。”

吕碧城此刻心神慌乱,没听出近卫昭雪太多话中意思,连忙说:“我没有想到高空和地面区别这么大。”

“怎么会不知道?”近卫昭雪说,“李谕先生物理学入门讲义第四章第三小节专门讲述了气压与温度随海拔高度变化的问题,你该不会没有看过吧?”

“有,有吗?”吕碧城讶道,“我记不得了。”

近卫昭雪继续挤着笑容说:“真记不得了?为什么我就记得这么清楚?”

吕碧城嗫嚅道:“或许是我……我对科学之道了解不够深入,没有想到天上真的这么寒冷又难以呼吸。”

近卫昭雪说:“是吗?原来是这样?”

吕碧城胡乱说:“我,我也不知道……”

近卫昭雪看向报纸,说:“那就等等看大家们怎么说吧。”

——

此时的李谕,与卢瑟福在卡文迪许实验室。

卢瑟福昨天收到了一封从澳大利亚阿德来德大学寄过来的信,专门叫李谕一起来共同研究。

卢瑟福说:“寄信的人是亨利·布拉格,他提出了一种解释原子结构的理论,让我参详一下。”

亨利·布拉克和他儿子威廉·布拉格后来一起获得了19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小布拉格也是诺奖历史上年纪最小的得主,当时只有25岁。

卢瑟福展开信件:“布拉格先生得到了一个漂亮的结论,他发现物质对α射线的阻挡能力与组成物质的原子质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李谕看了看信,以当下的科技发展水平看,布拉格得到这个成果的确值得称赞。

李谕说:“为什么不把信拿给汤姆逊主任看,他不是正在研究原子模型吗?”

卢瑟福说:“不太一样,布拉格先生的理论,初衷是为了验证雷纳德的物质吸收理论。”

“物质吸收理论?”李谕有些疑惑。

此前提到过雷纳德,他也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不过后来一直为钠脆鞠躬尽瘁。

卢瑟福说:“雷纳德先生认为组成原子的细微结构叫做力子,每个力子包含一个负电离子和正电离子。”

——有点像后世的偶极子。

卢瑟福继续说:“当射线在物质中穿行的时候,必然会受到粒子内部存在的或者相邻粒子间的电场作用而偏转无法再向前,相当于被物质吸收了。这就是雷纳德先生的物质吸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