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灯如豆

“先生,这是您需要的地图。”

中山的秘书宋霭龄抱着一大摞材料走了进来。

“霭龄,辛苦你了,”孙先生说,“怎么不见令尊?”

宋霭龄说:“父亲说收到了各地请求先生前往视察的信函,正在一一回信。”

孙先生说:“许多地方都要去一趟,尤其枢纽城市。”

宋霭龄说:“还有,山西的代表要亲自来京城迎接您。”

孙先生说:“这么迫切?是谁?”

宋霭龄说:“信上写明他来自中美同盟会,孔子后人孔祥熙。”

孙先生说:“我听过这个人,既然来了,就见个面吧。”

宋霭龄翻了翻手册,却说:“恐怕他要往后排一排。”

孙先生问道:“为什么?”

宋霭龄说:“前清摄政王载沣下了请帖,希望和您会晤。”

孙先生点点头:“那就先去趟醇王府。”

逊清皇室想要与孙见面,是皇室内部高层主动要求,庆亲王奕劻在天津给紫禁城寄过去信,详细嘱托一定要让皇室高层出面。

因为他们发现孙虽然辞去大总统,却依然受到如此欢迎,知道他在民众心中的地位难以动摇。如果逊清皇室不表个态,未免会在今后的政治需求上有所或缺。

而且皇族出于对自身今后生存条件的考量,认为如果同孙会晤多少可以建立一些感情,日后他总归可以为逊清皇室说两句话。

本来应该是逊清皇室来找孙,不过他决定还是自己主动去趟后海醇王府,以示坚定支持五族共和的理念。

——话说醇王府此后又成了孙夫人的故居准确说是花园部分,王府的一半。

在醇王府见完面后,逊清小朝廷还特别允许孙先生参观了颐和园,孙先生甚至在瀛台落脚休息了一阵。

次日,载沣又奉隆裕太后的命令,亲往孙先生所住的石大人胡同迎宾馆答拜回访。

这次宴请不同于昨天的家宴,来的人比较多。

孙先生知道李谕以前接触过多次逊清皇室,并做过帝师,于是一同叫着前往宾馆。

李谕本来不想去,因为这种宴会没啥意思,就是纯粹的孙先生给逊清皇室一个面子,然后两边说各种客套话。

——实际上现在逊清皇室已经没什么面子了,只不过大家比较客气,而且人家好歹让孙逛了皇家私产颐和园。

去就去吧。

宴会开始后,果然不出所料,比孙与袁的会面还要更加官场化。

倒是宴会上的酒菜很不错。

论享受,逊清皇室的人高明太多。

孙先生对载沣说:“1901年时王爷出使德国,曾以御弟的身份向人家赔礼道歉,处在十分尴尬和被动的地位,却能做到不卑不亢,国外评论不错,十分难得。”

“时过境迁,一眨眼已经过去十多年,”载沣感慨道,然后又说,“现在正是由于孙黄两位先生的奔走宣传,我们清室才毅然将政权还诸百姓,建立共和政权。希望能赖孙黄两位先生之力,国基从此巩固,皇室受福无穷。”

李谕听着着实有些搞笑。

仅仅三四年前,载沣还把孙、黄两人当成死敌,一定要除之而后快。现在却坐在一起吃饭,而且从最后一句话透露出的真实目的就可以看出来,态度非常谦卑。

但也说明载沣至少懂得变通。

孙先生说:“王爷在辛亥时期自动退位,承认共和,避免国内一场血战,历史罕见,实乃明智之举。”

载沣一定心想,我倒是想打,但士兵不听我的怎么办?总不能让那帮子八旗军上去送人头吧?

于是载沣说:“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决策,还有英明的太后。”

孙先生说:“王爷终究身为皇帝的生父和摄政王。在逊位问题上,你能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家族的利益摆在第二位,极其难能可贵,这是有益于革命、有政治远见的爱国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