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医务科

...

回到内科诊室,丁秋楠还在小声都囔:“刚才那个大娘是你们大院里的吧?怎么这么不讲理呢?”

李东来苦笑:“一样米养百样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话是这么说,丁秋楠的话却给李东来提了个醒。

丁秋楠生性善良,性格温柔。

一旦进了四合院,难免会被贾张氏为难。

要不,向上面申请,换一套房子?

李东来并不了解住房政策,去后勤处房管科,转悠了一圈。

科长董浩明并不在办公室,李东来只能回到医院。

刚落座,护士刘芳就走了进来,说是焦院长有请。

李东来又来到了位于二楼的院长办公室。

轻轻敲门。

门被人拉开了,后面露出焦院长热情的面孔。

“快进来,今天的事情,我听老胡说了,你做得很对。”焦院长主动帮李东来倒上开水,“这个季度,咱们轧钢厂医院的药品已经超支了。今天区里开会,区委的王副主任重点名批评了我们。”

李东来默默点头,他来到医院已经有段时间了。

对医院药品的贵乏有着深刻的了解。

消炎药只有庆大霉素,油脂青霉素,四环素等几种,数量还很有限。

当然,医生们也会开一些中药方子。

可是常用的中药也经常断货。

每个季度每个医院都会有用药限额,限额一般是根据医院服务群众多寡决定。

这里的群众指的是正式编制的工人。

而轧钢厂只有两万多工人,却有四万多家属。

这样平均分配下来,药品就远远不够。

李东来端着搪瓷缸子,沉思片刻之后,缓缓开口:“焦院长,我刚来咱们医院,不太熟悉情况。有个小建议,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焦院长闻言顿时来了兴致,用手轻扶一下眼镜框:“东来同志,你现在已经是咱们医院的正式医生了,有什么建议可以直接说出来。”

“咱们医院是群众的医院,群众进来看病,医生总不能拒之门外。这样就导致一些心怀不轨的人,趁机来医院骗去药剂。”李东来放下搪瓷缸子,沉声说道。

焦院长点点头:“是啊,今天在大会上,王副主任也讲道了这一点。用他的话说,就是尽量不要在群众产生不良的影响。”

李东来:“所以呢,我建议成立一个审查委员会,一旦医生发现了骗去药物的人,可以让委员会来处理。”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医生没有后顾之忧了!”焦院长眼睛一亮,勐地一拍桌子:“这个想法,还真他娘的有意思,嘿嘿。”

“当然,对于那些药骗子,我们完全可以报告给保卫科,让他们蹲上几年笆篱子!”焦院长一脸杀气。一想起医院没药,病人无法得到救治,他就满腔怒火。

“不过,如何甄别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是个大问题。医院是人民的医院,存在就是为了治病救人。如果过于严苛的话,可能会引来病人的不满。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焦院长当了十几年的院长,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他额头拧成疙瘩,苦苦思索。

忽然勐地抬起头,觑着李东来,眼神发光。

这个赤脚医生自从进入轧钢厂医院后,屡建奇功,这次更是手撕了耍赖的贾张氏。

他既然提出了建立审查委员会的建议,那么说明心中已经有了章程。

思虑至此,焦院长看着李东来,嘴角挂笑:“东来啊,审查委员会这个建议很好,不过细节问题却还有待商讨。你年轻脑子活,有建议的话尽管提出来。”

对于这个请求,李东来自然不能推辞。

在这个时代,药物贵乏。

如果能够有效的节约药品,那么必然能够救治更多的病人。

“放心吧,我尽我所能!”

李东来借助前世的规章制度,再结合这个时代的经验。

只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把详细章程拟定了出来。

“啪嗒”

“嘶...”

焦院长点燃一根烟,接过写满文字的五页稿纸,细细品读。

伴随着火光的燃烧,白色烟雾萦绕盘旋,逐渐遮掩了他的面孔。

只能隐约看到他的额头随着翻阅,逐渐舒缓下来。

许久,焦院长放下稿子,感叹道:“东来,你拟定的这些制度非常适合咱们轧钢厂。条例详尽几乎考虑到了方方面面,而且还很清楚的划分了责任。这样一来,医生们在遇到医闹的时候,只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就行了。”

说着,他眼皮上挑,神情兴奋起来:“不,不止是咱们轧钢厂,也许还能推广到京城所有的医院中。”

“东来,这些制度如果能得到上级单位批准,顺利实行的话,你可算是立下了大功。”

李东来含笑不语,这些规章制度是后世那些教授学者们针对医闹制定出来的,还在随后的十几年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然不太可能出现大的纰漏。

闲聊一阵,李东来见焦院长已经完全理解那些制度,考虑到还有事情要忙,就起身告辞了。

焦院长也没有过多挽留,他迫不及待的拿起电话机,接通了部委一位领导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