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购买调料厂

说着,他端起搪瓷缸子,牛饮了一口。

“啧啧,还是这样舒服。”

李东来如有所思的看着他:“厂长,你今年才刚刚五十岁,正值年轻力壮,怎么能学那些老头子?”

听到这话,杨厂长顿时来了精神:“那是,自从刘副厂长被抓起来后,我就感觉到有用不完的劲头。说起来,我还要多谢谢你。你放心,以后在轧钢厂里,我就是一面盾牌。”

“这盾牌有多硬?”

“那要看使盾牌的人有多硬!”

李东来深深的看了杨厂长一眼,笑道:“说来也巧,我正好有件事需要你帮忙。”

“我就知道你小子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杨厂长端起搪瓷缸子喝了一口茶,“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咱们之间用不着绕弯子。”

李东来会意的点点头:“我记得咱们轧钢厂下面有一个专门生产调料品的三线厂”

轧钢厂是国营大厂,工人足有两万多人,再加上工人的家属,至少有五万人。

五万人的工厂,比得上一个小型城镇。

所以,各种设施齐全,像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电影院之类的自不必说,在轧钢厂的外围,还建了不少附属工厂。

调料厂就是其中之一。

生产出来的调料,除了上缴给部委,统一调度外。剩下的一部分,作为福利发放给工人们。

在早些年,工人们不需要买调料。

只是这些年,由于物质贵乏,缺少原材料,调料厂已经处于停产的状态。

这年代,工厂停产,工人照常领取工资。

如果是正规的工厂也就罢了,工人的工资大部分由部委负责解决。

可是。

调料厂是三线厂。

简单来说,就是轧钢厂的私厂,工人的工资自然得轧钢厂帮忙解决。

一百多号工人,就算是按照最低工资发放,每个月的工资就得一千多块。

就算轧钢厂现在有了扶贫车间这个现金奶牛,也有点吃不消。

为了这件事,杨厂长没少头疼。

见李东来提起调料厂,杨厂长勐然瞪大眼:“你是不是又研究出什么新玩意了?”

李东来道:“确实鼓捣出了两样东西,不过那东西只能在国外销售。”

...销往国外,杨厂长联想到即将在港城建立的海克斯科技,心中有些明白了。

“你想让调料厂生产哪些东西?”

“不仅仅是生产,调料厂还得归属到海克斯科技。”李东来把自己关于调料厂的设想讲了一遍。

杨厂长听完后,微微皱起了眉头:“东来,调料厂虽不是部委直属的,但也不是个人的,就这么转手,怕是不太合适,别的同志会产生诟病的。”

李东来解释:“又不是转手给私人,而是转手给海克斯科技。海克斯科技可是部委批准成立的。”

提到海克斯科技,杨厂长的眼睛亮了:“这倒是个好主意。”

....

两人商定好细节后,杨厂长召开了厂委会议。

对于轧钢厂来说,调料厂就是一个累赘,现在终于有人接手了,还是部委特别成立的海克斯科技,那些厂领导们没有任何犹豫,便举起了手,表示赞同。

在张秘书起草的协议书上签上字,李东来代表海克斯科技,以五千块的价格购买到了调料厂。

...

京郊的一处大杂院内。

三十岁的刘大志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

看看阳光已经照射在了床头,不情不愿的爬起床,拽过一条露出棉絮的破棉袄胡乱穿在身上。

光着双腿,跳下床从纸箱子里翻出一条看不清楚颜色的旧棉裤,坐在床上,想穿在身上。

刚穿了一半,看到棉裤裤裆处破了一个大洞,刘大志歪着头犹豫了一下。

最后也许是觉得棉裤穿在身上,会被人看到底裤,他再次犹豫了一下,把棉裤扔到了满是尘土的地上,再次来到纸箱前。

一通翻找后,这次终于找到了一条完整的裤子。

只是这条裤子是条单裤,在这个季节穿在身上可能会冷。

想到自己今天得出门,刘大志也就没有再犹豫,把裤子套在了身上,又拿起挂在墙上的麻绳子,拴在裤腰上,当做一条皮带。

袜子是没有的,刘大志光着脚穿上一双棉鞋,棉鞋底部已经被汗水浸湿了,黏湖湖的,湿漉漉的,这让他有些不舒服。

只是家里只有一双棉靴,也只能凑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