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大明人的遗作

寻宝神瞳 以闪电之名 1227 字 2个月前

他选择一个空间稍微大一点的山洞,等清理掉四周大部分藤蔓后才发现有一个爬梯一直延伸到洞口。可惜那些爬梯经过六百年的风吹日晒早已经腐朽不堪,用手轻轻一捏就散了骨架。

李墨也不急,走到另外一边看了七八颗树,然后简单修整一下子,再用那些藤蔓来绑定,花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完成一个三米左右的爬梯。他稳定好爬梯,慢慢的朝上攀登,终于踏入了第一曾经居住过人的山洞

这个山洞有些潮湿,可能是常年被藤蔓遮挡的缘故,但现在温和的阳光直接照射进来,让洞内明亮无比,湿气也逐渐的消散。山洞内约有四米深,里面还保留着一张树木打造而成的床,只是此时已经无法使用。而地上则散落着一套盔甲兵器,和一根腐朽断裂的木架。

李墨蹲下来仔细看看,是一个头盔,皮甲和一柄刀。盔甲没什么可看的,倒是那柄刀吸引了他的眼光。

刀鞘是木制的,用了几块铁皮固定,过了几百年刀鞘已经没有用。刀柄也表面之前应该缠绕了一层防滑的工艺,反正表现锈迹斑斑,他轻轻的抽出刀。

刀身的锈斑较少,但是刀刃却有好几处明显的缺口。这柄刀刀身较为平直,刀尖为略上翘的圆弧形,刀尖至刀背15到20cm处有开刃,一般称为反刃。

“雁翎刀!”

李墨对这种刀型之所以熟悉,是因为这种明朝军队的制式标配兵器,无论是官丞还是士兵都会佩戴。它相当于将平头手刀的刃部后移,收出锐利的刀尖来,并且刀尖微微上扬,整个刀身形如雁翎。

作为古代著名的军刀,雁翎刀的形成离不开华夏历史,从环首刀到唐刀再到雁翎刀逐步演变形,雁翎刀的形制往前最早可追述到盛唐时期。

起步于盛唐,盛行于大明。评书戏剧里常说的‘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就来源于此。

雁翎刀也经过了很多长时间的演变,部分明早期的雁翎腰刀无反刃,形式上更近于金战刀的样式,有反刃的雁翎刀在明朝中后期定型,而到了清代,部分雁翎腰刀的反刃甚至纵贯整个刀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