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四棱四方碧玉笔筒

寻宝神瞳 以闪电之名 2327 字 2个月前

李墨端起茶杯慢慢的品尝着,这还是雨前碧螺春,可惜泡茶的水用的不对,茶香气欠缺一点火候。

“老板,我爷爷生前说过这是一件玉器,你帮忙琢磨琢磨。”

男子掏出一个笔筒状的物品,王老板掏出聚光手电筒照射下,然后研究了两三分钟才问道:“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我爷爷说是玉器,之前找人鉴定过说是用碧玉制成的,其实我知道的不多。”

李墨听他这么一说就暗叹口气,这不是摆明了被人忽悠。当然或许他是知道的,只是用这种方式来判断王老板是不是在忽悠他。

很显然,王老板对这样的玉器并不算精通,他也鉴定不出这个玉器到底是什么朝代,有什么来历,价值几何。

不过他一点也不急,转身看向李墨,希望他能给个意见。

李墨却低着头自顾自的喝着茶,这是他们之间的交易,自己插嘴说不定起到反作用。

“你打算卖多少钱?”

王老板按照正常套路问道。

“二十万,不还价。”

一听要二十万,王老板立刻打退堂鼓,这玩意风险太大,不小心就能折损进去,虽然不至于血本无归,但风险肯定很大。

“这个玉器我看的不是很准。”王老板这是拒绝了,不过那个年轻男子没听懂他的暗语,“老板,你再仔细瞧瞧呢。”

李墨看他一脸焦急的样子,不由开口说道:“王老板,我看那个玉器还不错,要不你再还还价买了,也算是帮人家一个忙。”

王老板一听李墨如此说,眼神顿时亮了,有他把关,这个玉器买下肯定不亏。不过讨价还价是他的权利,因此故作犹豫了下才看向男子说道:“十六万我收了。”

“老板,二十万不讲价的。”

“年轻人,做我们这行生意的就没有一口价的,我这个店铺在古玩街中间位置,店铺也是中等规模,你能走到我这里还没出手,很显然是别人出得价格更低。你出价二十万,我出价十六万很正常。如果你非要认死二十万,那这生意我们没法继续谈了。”

有李墨在一旁提醒,王老板说话都有底气,头头是道,而且还让人觉得似乎挺有理的。

年轻人开始纠结,他目光看向李墨,但是只能看到他的背影。

“老板,十九万,真的不能再降了,我要不是急着等钱周转下,也不会把家里长辈传下来的宝贝给卖掉。”

王老板摆摆手:“这么着,十八万,你要是觉得我做生意还算实诚,那就这个价成交。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行吧,我就把这把这玉器转让给你。”

王老板也爽快,写了个合同很快就转账,那男子收到提示短信后才微微松口气,告辞后匆匆离去。

他一走,王老板立刻把门关上,挂上暂停营业的牌子。

“李教授,你是这方面的行家,帮我好好的鉴定下。”

李墨从桌子上拿起那个玉器,看了会儿笑道:“这是个四棱四方形笔筒,刚才你用电筒一照,里面出现小黑点,用的是材料是碧玉,而且是品质相当可以的和田碧玉。”

“你再看这四面,都雕刻了画,这幅山水画叫《归隐图,有小桥流水,有对弈图,上面还有题诗,写的是‘小开幽室对仙禽,静契蹁跹物外心,兴落孤山秋渺渺,梦回赤壁夜沉沉。有时起舞月在席,何处长鸣风满林,见说周旋无长物,数竿修竹一床琴’。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明春写的。”

王老板大喜的问道:“难道这个笔筒是宋代传下来的?”

“你想多了,你看这些文字,雕刻的就像是小孩子写字一样,从文字雕刻工艺上来看,很明显是断断续续,粗细不均,深浅不一,说明它不是出自名家之手,很可能是一个文人自己雕琢的。”

“另外从它这个里面掏膛来看,你用手摸摸底部就会发现它的底是凹进去的,四周是凸起的。和现在工艺大大不同,现在工艺是把整块料打穿,打穿之后底部切平,再用胶水粘上。这个碧玉笔筒是用整块料子掏膛的,四壁再磨平,所以说它厚薄均匀,工艺上是煞费苦心。以我的鉴定来判断,这件东西是清代晚期到民国早期的一件四方笔筒。”

虽然碧玉笔筒不是宋代的,仅仅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王老板还带着期盼问道:“李教授,那你说这个笔筒能值多少钱?”

李墨喝一口茶道:“王老板,你平时就不关注一些拍卖行情吗?”

“嗨,我是什么水平你也不是不清楚,我了解哪方面信息也没什么用啊。”

李墨随即就说道:“我记得十年前京都有一场拍卖会,当时就拍了一件碧玉圆形笔筒,品质还大大不如眼前这件,当时大概拍出了五十多万吧,你这件上了拍卖会至少能值个七八十万。”

捡漏了呀,而且还是捡的大漏。王老板这下激动的不得了,他的店铺里又多了一件镇店之宝。

“王老板,这件四棱四方碧玉笔筒还是要好好收藏,一般人都不会认识这个和田碧玉的,只有透光后才能发现一些端倪。”

“哎哎,我一定谨记你的话。李教授,中午我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