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车锦需还乡

中午吃饭,张岳问刘桂芝:“妈,这几天店里怎么样?”

刘桂芝呵呵一笑:“有我儿子在能不好吗?

你爸刚屯了10吨红薯,准备这两天卖到中牟那边去。”

张岳虽然身在中州,但依旧不断的和父母透漏“商业机密”。

比如通过商品价格曲线,他知道红薯的价格这两天会有小幅度增长。

虽然赚的不多,不过一两万问题不大。

但张岳关注的却不是这个,他问:

“刘元江呢?那家伙怎么样了?”

上次玉米收购,他和潘少明低价收了对方700吨玉米。

只这一笔,刘元江就赔了将近30万。

后来潘少明的人刚把货拉走,玉米的价格就涨了上去。

因为专门叮嘱对方保密,所以刘元江并不知道是张岳搞的鬼。

但他怎么说也算在中间透漏了点“假消息”。

张岳有点担心对方会过来闹。

谁知刘桂芝神色忽然极其古怪:“刘元江把他的粮店盘出去了。”

张岳一愣:“什么情况?”

张立国立刻不屑道:“还能是什么情况?

这家伙这些年一直以次充好,虽然刚开始赚了点钱,但大家又不是傻子。

时间一长,生意就开始半死不活。

这次他把房子抵押出去,导致资金链直接崩溃。

手里的钱全赔进去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

银行催的急,他没办法,只能把店铺低价卖了还账。

但欠其他人的钱根本拿不出来。

据说现在跑西疆去躲风头了,还包了点地想东山再起。

哼,就他那性格,别说东山了,就算把东太平洋给他,他也起不来。”

张岳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

感慨的摇摇头,他对张立国道:“还是老爸你厉害,知道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诚信,咱家才能有今天。”

张岳说的是心里话。

当初张立国和刘元江打价格战,一开始两人为了降低成本,都把假货和真货掺在一起卖。

但很快,几个买到假货的顾客就找过来。

刘元江只知一味的推诿耍赖,张立国却又是道歉又是赔钱。

甚至因为售卖商品相同,有的顾客明明是在刘元江那买的东西,他都赔了。

这一举措看似吃了亏,却赢得了口碑。

以至于之后明明是同样的东西,张立国卖的贵上几块钱,大家也会来这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