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赚大钱了

接受了足足半个小时的采访,记者们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顾铭他们终于脱身。

回到酒店,顾铭一个个的电话拨了出去。

“喂,爸,妈,我获奖了,评审团大奖,什么,你们都知道了?西影厂那边给你打电话了?”

“丹辰,评审团大奖,替我高兴不?回去好好庆祝一下。”

“候院长……”

柏林和京城的时差是六个小时。

柏林是晚上。

京城那边是凌晨,正该是人熟睡的时候,但这些和顾铭有关系的人全都没有睡着觉。

一直在等待着顾铭的消息。

接到了顾铭的电话后,他们才咧着嘴角开始入睡。

其实,不仅仅是他们,和顾铭不认识的人也被这个消息给弄的没有睡个好觉。

在港台那边报告了今年年仅十九岁的顾铭拿下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之后,内地的媒体圈子就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了。

虽然不是金熊奖。

但毕竟导演年轻啊!

才十九岁。

这可是很有噱头的新闻。

当然,这年头禁片太多了,即使不禁,不给予宣传,默默放映的影片也不少。

《霸王别姬》就是其中之一。

搞媒体的这点敏感性还是有的,都要等早上,总局上班后打听清楚这部影片有没有过审,有没有报备后再去参展。

只是这和普通的小职员可没关系。

凌晨就被上司打电话从被窝里喊起来,写了一篇稿子。

到时候能发,就抢占了时效性。

不能发,那就白写呗。

小职员的时间,那叫时间吗?

这是给你一个上进的机会。

次日,总局一上班,一个个电话就打了过来,打听的都是一部叫《十七岁的单车》的片子。

“哎,怎么又得奖了。”

即使查到这部片子过审了,也报备了。

但得奖和没得奖那能是一个审查标准吗?

小心驶得万年船。

总局马上组织人手又看了一遍,里面没什么大问题。

即使打架,也多是远景,而且没有打到身上的镜头。

这才回了那些报社的电话,“可以报道。”

一个个报社立马把早就准备好稿子发出,将这件事上了自家报纸。

有些还直接头版头条报道。

比如顾铭老家的《长安日报》。

我市十九岁天才导演顾铭近日在柏林国际电影节拿下了评审团大奖银熊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