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捉风影,

暮客紫明 容乃公 2365 字 1个月前

澄夕与澄合两兄弟站在大殿门前,看着迎客堂那边风云变幻。

这二人不但不恼,面上都带着些笑。皮笑肉不笑。

“师兄。明日礼乐大醮,您当真要那二位打擂台?”

澄夕听师弟这般问,不敢犹豫,“不叫他们显露真心实意,我等如何能够安心?该着这一遭。”

“师兄我怕……”

澄夕面色挣扎,“莫怕!”

筑基小道士引动风云,不在大。而在超乎预料。

上清门,名头响。天道宗,名头亮。

但真看他们修行,那是见不着的。往日里都是猜大户人家拿金饭碗吃饭。今儿见着了,人家不吃饭,光吃肉。

小宗门好不容易出了个真仙,这排场要从早排到晚。

第一天是请礼仙人,这第二日,便要展示宗门底蕴。

纯阳道有何底气?

火。

丙寅年阳木阳火。日照纯阳,逢夏,南离朱雀宫星宫恰在其位。火便是光。

周天幻影丛生,曲乐声声中,阳木生发。

杨暮客这木性人儿于其间可谓是得天独厚,他抬头看那些宫女儿轻歌艳舞。不由得感慨这宗门铺张浪费,大好灵炁,就这般祸害了。

这炁脉天生地养的灵山福地,一时间天地皆暗,唯有此域上空多彩多姿。

俗的完事儿,便要雅的。

一群弟子飞天结阵舞剑,舞纯阳道的刚正不阿。

一柔一刚,有些看头。

至今真人抚掌微笑,一言不发。身后之人抬头仰望,点评高低,亦或取长补短。

早时到正午,迎来夕照。

澄合道人登上广场礼台,“今日我纯阳道大醮盛会。得天道宗和上清门两上门赏光与会,不胜荣幸。然,高门上人于此,我等若不知大道,岂非错失良机。于此特邀,二位上人演法。叫我等知晓,天外天,人外人。”

杨暮客一听,便主动起身。紫寿师兄日日在他耳畔折磨,他早就听得耳朵眼儿磨出茧子。

“诸位来宾,正阳道东主。贫道不才,方是筑基。本领不济,便先献丑一番。”

说罢小道士驾云头而起,来至大醮会场中央。

“要稳……就是要一个稳!你且记得,他们纵然有小手段,不管……你只需记得你那基功和混元法。”

杨暮客耳畔依旧好似有紫寿师兄絮絮叨叨,他周身金光闪烁。

搬运《上清太一观想长生法》,这基功不能是太一,必须是上清。所以乾元起风,应了他的木性之命。

杨暮客低头去看至今,微微一笑。指尖点点,摆出九宫。位中宫演八卦。混元五行周转不息,白日里纯阳道演法逼退的阴气汇聚而来。

暮色中,阴阳流转。

半空为玄色,半空为清白。天地分割,一炁生,自有上清。

脚踩五行,玄色夜空群星闪耀。接引星光落指尖……

“你不会引导术,但这是咱们宗门的看家本领……你且瞧着。引导不一定非得是术。你知引导真意,那便可以演大道。你师傅为啥一句话没说,你这一路归山安安静静?他不必挨家挨户去求,他只需要从那走过。是人都要给你三分薄面。这便是引导。此回你去。便是你自己引导……你想留什么?”

搬运《上清混元道德真经》,杨暮客单手掐诀,唤了声,“敕令。上清。”

真元借灵台三花,全身周天运转。

一缕玄黄之气自指尖而出。那一道借来的星光,化作了观星一脉的混元道。杨暮客背后功德金光闪现,“无内外,功德大道,混元既成。寻因觅果,正道之初,不惧。”

声若洪钟,杨暮客在这天地间留下自己的道,“遂,承名上清,物我齐平。”

玄黄之炁复返自然,小道士未取一缕神通尽收,一步步云台之上走下。看了至今真人一眼,默默落座。

旁人听见的只有那一句不惧。目光盯紧至今,皆欲瞧瞧至今真人如何接应。

至今一步踏出,化作九彩,半空真人法天象地。

九景图彰显九景一脉,山川大地,星河旷野,沧海流云,草木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