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相视畅笑。

随后。

文聘抱拳道:"蒙将军宽恕,末将愿献一计以报大恩。"

"哦?"

曹树目光炯然。

"蔡瑁兵败必逃回新野收拢残部。"

"末将愿即刻前往新野,佯装败退,赚开城门,助将军轻取城池!"

文聘指向南方献计。

"妙!"

曹树击节称善:"予你千骑假扮荆州军诈城,本帅亲率大军随后接应!"

"末将领命!"

文聘当即率军先行。

"将军请恕下官多言。"

满宠拱手进言:"文聘初降便独领兵马,若其假意归顺,趁机脱逃......"

"满太守是质疑本帅识人之明?"

曹树反问。

满宠忙道:"下官不敢,只是人心难测......"

"多虑了!"

曹树斩钉截铁:"用则不疑,疑则不用!既敢用他,必知非反复小人!"

满宠身躯微震。

"这般用人气魄,堪比主公,实有雄主之风。"

"可惜仅是主公侄儿,若为亲子,曹氏基业后嗣无忧矣......"

敬佩之余,满宠暗生惋惜。

"传令三军饱食,直取新野!"

曹树挥手下令。

"得令!"

万余曹军酒足饭饱,连夜南下奔袭新野。

新野北门。

蔡瑁守在城楼上,收编溃散的军队。副将神情沮丧地报告:"将军,我军伤亡超过两万,降卒不计其数,仅剩不到一万人撤回新野。"

"五万大军只剩万余,我该如何向主公交代。"蔡瑁垂头叹息,满脸羞愧。

副将继续汇报:"还有消息称,蔡中将军和文聘将军都被曹树生擒。蔡将军...已被曹树处决。"

"曹树恶贼!"蔡瑁双目通红,咬牙切齿:"你令我惨败蒙羞,又杀害我二弟,此仇不共戴天,我必取你性命!"

城头的荆州残兵都惶恐不安。这时北方烟尘滚滚,一支军队疾驰而来。蔡瑁紧张下令关闭城门。

片刻后,一名将领冲到城下高喊:"蔡将军,我是文聘,快开城门!"

"文聘还活着?"蔡瑁精神一振,仔细辨认确实是文聘。

文聘急呼:"曹树追兵将至,蔡将军快开城门!"

"二弟被俘遇害,他却侥幸生还?也罢,正可助我稳定军心,固守新野。"蔡瑁稍作思量,下令开启城门。

随着北门轰然开启,文聘突然厉喝:"城门已开,杀进去!"伪装成荆州军的曹军迅速脱去外袍,蜂拥而入。

城内的守军尚未反应过来,就被砍倒在地。

一百二十号令。

千余曹军顷刻间抢占城门。

文聘纵马横刀,厉声下令:“放信号!”

城外士卒闻令而动,狼烟骤起,浓黑烟柱直刺苍穹。

烽烟为证。

三里外曹军主力见讯,铁骑奔袭如潮涌至。

城垣之上。

蔡瑁正欲下马相迎,忽见变故陡生——败军化作曹兵,城门易主。

“文仲业!你竟敢 ** !”蔡瑁厉声暴喝,面如土色。

文聘刀锋铮鸣:“蔡德珪听真!某已效忠曹子昭将军!”话音未落,寒芒已破空斩来。

“投曹?这厮竟归顺了曹树?!”

蔡瑁倏然彻悟——

原来诈败入城,皆是为这夺门之计!

“曹树使何等手段,能令文仲业背主求荣?”

思虑未毕,凛冽刀光已逼至面门。蔡瑁素知其勇,哪敢接战?急拽缰绳欲逃。

“嚓!”

肩甲迸裂,血溅三尺。蔡瑁坠马哀嚎。

“捆了!献与平南将军发落!”文聘还刀入鞘。

曹军蜂拥而上,将蔡瑁五花大绑。

“文聘……主公差你何薄?!安敢负恩——!”蔡瑁目眦尽裂,痛骂不绝。

文聘冷笑:“刘景升专任蔡蒯宵小!似汝这等庸碌之辈,也配凌驾某之上?!”横转刀背猛击,怒骂声戛然而止。

烟尘漫卷处,战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