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谁在怕光?

画面里,老吴戴着一副度数很深的老花镜,正坐在一张旧书桌前,用一支笔,一笔一划地登记着一封封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

他的动作很慢,很认真。

镜头特意给到了一封来自西藏的信件,信封上没有贴邮票,只有一个模糊的邮戳。

视频里传来老吴略带沙哑的旁白:“这封信,没贴邮票,邮局的规矩是不能寄的。但我知道,它比什么都重。”

视频的最后五秒,画面中央弹出一个二维码,下方一行小字:点击,成为下一位见证者。

二维码跳转的,正是那个实时更新的联署签名页面。

林枫站在教学楼的天台上,晚风吹得他衣角猎猎作响。

他没有看脚下城市的万家灯火,只是低头看着手机屏幕。

屏幕上,联署签名的人数,刚刚跳过了五万的门槛。

这个数字,像一剂强心针,却没能让他的表情有丝毫放松。

手机震动起来,是赵子轩打来的。

“阿芳被停职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很低沉,带着一丝压抑的疲惫。

林枫“嗯”了一声,没有说话。

他只是平静地挂断电话,然后打开了自己的加密邮箱。

他将后台导出的、包含了五万多名签名者所有原始信息的数据库文件,仔细地打包成一个压缩文件。

在命名的时候,他敲下了几个字:“人民证言·第一卷”。

然后,他调出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收件人列表。

那上面有一百二十个名字,包括国内顶尖大学的法学教授、知名公益律师、敢于发声的社会学者。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发送键。

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框弹出,林枫的目光在收件人列表的最后几行停留了片刻。

那上面,赫然列着几个熟悉的名字:苏晚晴、林主任、老周……以及,三十七个他曾经尝试联系,却从未得到过任何回应的,“体制内沉默者”。

他对着空无一人的天台,轻声说,像是在对自己,也像是在对这个世界宣告:“他们可以封一个记者的嘴,但封不住十万支笔。”

做完这一切,他收起手机,目光投向远方。

这座城市被无数的灯光点亮,每一个窗口背后,都可能有一个正在屏幕前见证着这一切的人。

他知道,这片由光纤和电波构成的战场上,数字的洪流正在奔涌。

但他同样清楚,在这片洪流之下,还有一股更古老、更坚韧的力量在汇集。

那是一种无法被数字化,无法被即时追踪的力量,它不依赖于网络的速度,而是遵循着一种更原始的节奏,一种用脚步、用笔尖、用最朴素的信任一笔一划丈量出来的轨迹。

此刻,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或许正有无数双手,正在将无声的信念,折叠进一方小小的纸张里。